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如果麦道夫在身边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0日 11:37  新闻晨报

  □兴业全球基金 李小天

  被纽约时报称为可能是“华尔街历史上最大的诈骗案”——麦道夫骗局,像一枚“圣诞震撼弹”在去年12月案发,涉及金额高达500亿美元,受害者达数千人,其中包括房地产大亨祖克曼、诺贝尔奖获得者威瑟尔创立的基金及传奇人物棒球投手柯法斯等众多名人。

  据说在过去的20年内,伯纳·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名下的账户每个月能像时钟一样准时产生将近1%的收益,却从不发生亏损。但结果却像麦道夫在寓所内向儿子承认的那样,他所炮制的是一个巨型金字塔式的“庞氏骗局”,其最基本的手法,就是用欺骗拉拢下线,将新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投资的人,以诱使更多的人上当。

  实际上,这种手法其实并不新鲜。最新出版的《中国台湾股市大泡沫》一书,讲述20年前中国台湾大牛市中,有超过200家的地下投资公司繁荣发展,他们所采取的“盈利模式”,正是“庞氏骗局”。当时中国台湾第四大地下投资公司,以6%的月利率募集了40亿元新台币,这些资金都被投入到澳门赛马会俱乐部,而这家俱乐部甚至无法达到盈亏平衡。当股市泡沫破灭,地下投资公司破产,公司高管潜逃海外后,至少有10名投资者因此而绝望自杀。

  除了对专家、对美好到反常的投资回报的盲从外,这些可怕的骗局之所以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在于,投资者对“有用的信息”并不加以关注。《华尔街日报》的个人理财专家提到过一个有趣的调查结果:“四分之一的投资者在不研究该基金财务状况的情况下就签支票投钱。将近三分之一的人不总是对基金经理的背景加以调查。6%的人在把钱交出去之前甚至都不读一读他们的招股书。”

  如果你在购物的时候会货比三家,那么在投资方面则应该更慎重,因为投资的风险明显更大。从这个角度而言,决定投资与否的关键因素绝非诱人的投资回报或专家的大力推荐,而是你是否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以史为鉴,无论是中国台湾地下投资公司还是美国的麦道夫骗局,都给了我们许多启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