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户理财谋划变局 打响牛年基金业创新第一枪

  吴晓婧

  基金公司集合专户即将开闸的消息,让在2008年大熊市中沉寂的专户理财再度喧嚣。伴随着投资者准入门槛的大幅度下降,更多的投资者将会享受到“专户”的待遇。

  在吸引市场增量资金入市的同时,相信市场资金结构也会出现较大调整。目前,部分私募已经感受到阵阵“凉意”,该项业务一旦推出,究竟会对市场、基金公司以及阳光私募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将为您解答。

  门槛大降 助推市场资金结构调整

  《关于基金管理公司开展特定多个客户资产管理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将于明日结束征求意见,这也意味着,基金公司“一对多”专户理财业务有望于近期开闸,凡是已经取得基金专户理财业务资格的,都可直接开展“一对多”专户理财业务(即集合专户)。

  基金公司集合专户的“亮点”在于:投资者准入门槛大幅降低,个人客户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法人客户则不低于100万元。在初始资产规模上,基金公司集合专户理财业务与之前“一对一”专户理财业务的相关规定进行了衔接,其初始资产合计不得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此外,单个产品的人数不得超过200个。

  针对投资者在合同尚未到期而中途退出的,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其参与和退出频率不得低于半年。此外,征求意见稿特别对基金公司推介行为做出了规定,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如不得通过签订保本保底补充协议等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明确基金公司集合专户实行备案制。

  事实上,基金专户理财业务在稳定市场、吸引长期资金入市的方面一直被给予了很高的期望,但从现实运行的效果来看,并不十分理想。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股市的逐渐转暖,以及专户理财门槛的降低,加上公募基金良好的信用及个性化的产品设计等种种好处,将吸引大量投资者加入到集合专户理财的队伍中来。

  上述人士认为,基金集合专户业务的推出,在吸引增量资金入市方面可能作用不大,可能有不少投资者是从现有的开放式基金中转投到专户理财上来的,但对于调整现有市场资金结构,形成更多的稳定资金则大有裨益。

  虽然基金业内对此集合专户业务多持积极乐观态度,但第三方分析师却表示出一定担忧。银河证券首席基金分析师王群航认为,由于该项业务信息披露并不透明,不排除出现利益输送的可能。同时,开展这项业务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基金公司此项业务进展不顺利,则可能出现以“公募”养“私募”的情况。

  事实上,对于公募基金和专户理财之间的防火墙,海外也同样存在担忧。从美国现在的情况来看,其主要采取设立不同的子公司,分别管理公募基金和独立账户业务,这需要两类业务量都足够大,也相当于我国基金公司采用的设立两个独立的投资管理部门。

  高调推出 2008年遭遇熊市命题

  2008年初,基金专户理财高调推出,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相比于专户理财刚推出时的喧嚣,2008年的大熊市使得基金公司该项业务的进展多少有些沉寂,部分明星基金经理也纷纷回流公募业务。

  据记者了解,虽然目前已有超过30家的基金公司获得专户理财资格,但开展实质性运作的基金公司却很少。而2008年基金专户理财业务规模也仅在30亿元左右,发展规模明显低于推出前的预期。

  “就2008年的市场环境来看,基金专户先求立足,再求实质性运作。”一位大型基金公司高管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公司基金专户理财的部门已经设置很长一段时间了,但仍未谈妥一单合同。此外,从基金公司的人员变动来看,去年4季度,已有不少专户理财明星基金经理向公募基金回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专户理财冷热转换。

  不可否认,专户理财降温的直接原因在于其“生不逢时”,2008年的大熊市导致投资者对入市越来越谨慎。“2008年股市跌的这么凶,很多投资者谈专户理财首要问题便是资金的安全性。”国内一家合资基金公司专户理财总监向《上海证券报》称,即便是谈妥了意向合同的基金专户客户,在股市跌幅加深后,也打起了“退堂鼓”,专户理财业务越发难以推介。

  其次,此前开闸的基金专户理财业务仅局限在‘一对一’形式上,且5000万元人民币的门槛相对较高,将多数个人投资者和大部分企业客户挡在了门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业务的规模和活跃程度。

  然而,随着对于集合专户业务的开闸,或许在熊市中沉寂一时的专户理财将再度受到关注。交银施罗德专户总监赵枫表示,专户新政出台后扩展了专户客户范围,有利于快速推进专户业务发展,鼓舞了基金公司开展专户业务的信心。

  此外,业内人士也表示,一旦基金集合专户业务开闸,包括公募和专户在内基金公司的基本业务形式框架将搭建完成,有利于基金公司下一步的业务创新和多元化发展,从而为其转型为综合资产管理机构奠定基础。

  争夺客户资源 谁主沉浮?

  专户集合专户的即将展开,这也引发出业内一场热议:公募、私募之间激烈的客户争夺战难以避免。

  对此,某基金公司机构业务部总监表示,对私募造成冲击是一定的,但是否会造成很大的冲击,还是要看集合专户推出后的实际效果。上述人士表示,首先,私募基金的知信度肯定无法与公募基金相比,私募基金的主要“卖点”仅在于明星基金经理的个人光环。其次,公募基金专业的投研团队、出众的产品设计和创新能力也同时在两者比较中占据上风。

  国泰君安证券基金分析师表示,由于当前多数私募基金的门槛也设定在100万元,相比起集合专户50万元的门槛,私募基金唯一的优势也消失殆尽。

  对此,某私募基金人士也表示,此前客户之所以选择私募基金,不仅是因为规定的门槛低,而且私募基金通常没有排名的压力,也不受股票仓位的过多限制,在市场遭遇风向变化的时候,可以较为自由地减仓,船小好调头,然而上述的优势在专户“一对多业务”面前都不复存在。

  对于券商理财业务而言,有分析师则认为,基金专户理财业务可能会分流部分客户,但并不会有太大影响,因为券商自身拥有庞大的客户资源。

  某基金公司机构业务部总监透露,目前基金公司反馈意见中,多数基金公司表示50万元的个人门槛应该再往下降,如果真能实现,无疑将更增加了基金公司的竞争优势。事实上,目前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个人门槛也仅在10万元到15万元之间,从客户的参与群而言,门槛再度降低,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客户。据上述人士所做调查来看,50万的个人投资门槛显然将中西部大部分投资者排除在外。

  据记者了解,目前具备专户资格的多家基金公司已经开始着手准备集合专户的产品设计,而由于基金公司预计集合专户仍将以个人为主,因此,基金公司仍主要借助其合作渠道来推广这项业务。

    相关报道:

    基金专户理财门槛大降 一对多业务开闸在即

    基金专户理财一对多有望开闸

    基金一对多专户理财将助推长期资金入市

    专户理财门槛有望大幅降低 私募基金或将受冲击

    专户理财门槛个人降至50万 公募与私募短兵相接

    专户理财一对多业务行将开闸 公募抢食私募地盘

    专户理财门槛有望从5000万降到50万

    兴业全球基金获批专户理财资格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