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户理财一对多开闸在即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3日 17:08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钱妤

  证监会正在酝酿开闸的基金专户理财“一对多”业务有了新进展。记者今日从沪上几家基金公司获悉,相关《征求意见稿》在春节长假前夕已经下发到各基金公司手中,而多家基金公司已就此厉兵秣马,积极筹备。

  门槛将低于私募下限

  根据《征求意见稿》,在即将放开的“一对多”专户理财业务中,准入门槛由此前“一对一”的5000万元被大幅下调至个人50万元、公司100万元,这比多数阳光私募最低100万认购资金下限还要低。 “一对多”业务每个账户可由多个自然人或公司共同“打包”而成。另外,单一账户的募集户数上限被限定为200人以内,同时要求基金公司不得通过媒体公开宣传具体的产品。

  2008年,基金管理公司开始试水专户理财业务,但“一对一”的模式限定专户理财单一账户的最低资金规模是5000万元,这样一个高门槛让很多投资者无法参与其中,同时由于行情低迷,使得之前被寄予厚望的基金专户理财业务变得雷声大、雨点小。

  高端理财市场竞争趋热

  “一对多”模式的开闸,将给专户理财业务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根据美国资产管理协会提供的数据,美国通过专户理财方式管理的资产从1997年的1910亿美元猛增到2007年的14960亿美元。而据有关统计,目前国内金融资产在100万元以上的投资者约有200万名。

  国金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焦媛媛指出,“一对多”模式的开闸,对基金公司专户理财业务最大的利好就是降低参与门槛,门槛降低扩大了参与客户群体规模,如果细则等能够完全落实,对目前尚处萌芽阶段的专户理财业务来说,无疑能起到推动作用。而不少私募界人士则比较担心,由于基金专户理财“一对多”业务无论是募集方式,还是投资运作模式都与私募几乎相同,很可能会抢走他们不少客户资源。一方面,基金专户“一对多”中个人50万的门槛,要大大低于多数私募基金最低100万元的准入规模;另一方面,公募基金公司的研究团队、产品创新和设计能力均处于上风。

  焦媛媛指出,公募基金“一对多”业务的落实,对私募基金是有一定的冲击的。原因还在于投资门槛的降低,和目前专户5000万元的入门门槛相比,一些私募100万元的资金底限要低很多,公募基金专户门槛的降低可能会造成一些非公募资金(包括券商资管业务和私募等)向公募转移,但影响的大小,还要看具体的实施细则,而且从长远角度说,无论是公募还是私募,最终还是要靠投资业绩说话。

  也有业内人士预计,随着“一对多”业务开闸后门槛的大幅下调,还将可能会吸引来大批原本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客户。从私募基金和银行对于客户资源流失的担忧出发,专户理财“一对多”业务开闸不仅仅是基金市场的拓展或细化,还将令金融机构在高端理财市场上的争夺更加激烈。

  专户理财不同于信托产品

  至于信托公司的信托产品和基金公司专户理财的区别,第一就是投研本身实力还是有差距的,目前信托公司中投资于二级市场的信托产品,大多外包给券商和基金公司,本身的投研实力和基金公司相比处于劣势;第二点是,基金公司专户理财主要投资股市、债市等虚拟市场,而信托公司的信托产品的投资范围则更为宽泛,其中很多品种可以投资于实业。

  相对于公募基金模式和之前的“一对一”专户理财,“一对多”专户理财业务具有鲜明的特色。一方面,相对于公募基金模式,持有人具有更强大的话语权,在是否展期或者是否更换账户管理人等重大决策方面,可通过投票机制来解决;同时,“一对多”必须解决持有人意愿一致或者利益一致的问题,需要销售机构或者信托机构担任协调人的角色。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