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才极缺:多数私募团队少于10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9日 14:14  理财周报

  理财周报记者 代星/文

  “2008年,无疑给了阳光私募基金一个很好的露脸机会。”1月15日,在国金证券主办的“中国最佳私募基金”评选活动中,一位私募基金人士高兴地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

  的确,应该值得高兴。2008年,80只证券投资类私募基金产品2008年度平均收益率为-34.10%,战胜同期上证指数30%,整体战胜市场比率达到97.7%,也远远战胜了在资产规模、研究团队和市场人气等方面都大大胜过它们的公募基金,而且有6只产品取得正收益,整体表现良好。

  私募基金是相对公募基金而言,是指通过非公开方式,面向少数机构投资者或其他特定公众募集资金而设立的基金。募集对象数量比较少,一般为200人以下;私募基金门槛较高,国内最低认购资金为100万元,而公募基金最低认购资金只需1000元;私募基金一般需要6个月的认购锁定期,公募基金只要3个月。

  国金证券基金研究总监张剑辉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私募基金适合资产规模较大、追求长期绝对回报,能够放弃一定相对回报的投资者。”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江赛春表示,可投资品种的多样化和较小的规模给阳光私募带来了活力,私募基金单个资产的规模都比较小,通常只有1亿元左右,加上没有最低仓位限制,其流动性远远优于公募股票型基金,另外,私募基金没有投资品种的制约,去年,债券等投资品种也为私募基金带来较好的正收益。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令华认为,私募基金是绝对收益的追求者:私募收的固定管理费只有0.25%,主要依靠提取浮动报酬费,并且提取浮动报酬还有高水位的要求,即如果出现下跌,需要净值回到历史最高净值之上,才能提取浮动报酬。

  “正是对于绝对收益的追求,使得私募基金必须把风险控制放到重中之重,这才是国内私募基金将来能够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张剑辉表示,“除此之外,人才的积累和研究团队的建设,也是私募基金亟须解决的问题,私募基金的研究能力跟公募基金相比仍然有差距,目前一个私募有10个研究人员的团队就算很好的了,很多人才也是由公募基金流动过去的。”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