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多家新基金上演基金经理金蝉脱壳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5日 07:06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天相数据统计显示,在今年新成立的基金中,有15只基金出现了20余次基金经理变更。其中每只基金都出现了少则一次,多则三到四次的基金经理变更行为。

  证券时报记者程俊琳

  近期,一只刚刚成立没多久的基金发布了增聘基金经理公告。知情人士表示:“公司内部都知道,这名新增的基金经理才是管理该基金的真正人选,发行时期的基金经理就是作为过渡而已。今年不少基金公司在产品发行的时候都存在这种现象。”

  今年成立的次新基金多次上演了“金蝉脱壳”。天相数据统计显示,在今年新成立的基金中,有15只基金出现了20余次基金经理变更。其中每只基金都出现了少则一次,多则三到四次的基金经理变更行为。深圳一家合资基金公司在旗下基金运作三个月之后,新增了一名基金经理,一个月后原基金经理就不再管理这只基金。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公司出现的现象在其他多只次新基金中频频上演,基金借此完成一次幕后基金经理“合法化”。有业内人士指出:“这种变更更多只是一种形式,其实从始至终这些基金都由新基金经理管理,招募书中所写的那个基金经理只不过挂名而已。”

  上海一家合资基金公司市场总监表示:“这是一种很普遍存在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首先是公司为新基金选定的基金经理由别家公司跳槽而来,根据相关法规,基金经理离开原单位之后必须经过三个月静默期,在此期间不得担任基金公司的任何职务,因此,基金公司在申报产品时需要从内部选择一名具备资格的基金经理,等新基金发行结束之后再进行相应的调整。此外,基金公司存在这种现象和过去的审批速度相关,基金审批需要三至六个月时间,等公司申报的产品拿到批文时,原来拟任基金经理可能已经离开或者进行职务调整。如果立即更换基金经理又需要重新申报一次,公司不愿意再走一次漫长的程序,所以普遍采取先发行基金,然后再换基金经理的方式解决。

  这种不得已的更换,基金公司内部早已心知肚明,但对投资者来说却是在不知情的前提下购买了基金产品。虽然公司有自己的苦衷,但对投资者来说,如果是认定基金经理购买基金的话,“这无疑是一种欺骗。”有业内人士表示。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