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行收购烂摊子 788中国对冲基金亏95%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5日 05:15  理财周报

  “788中国”,在今年年初到10月底期间损失达到95%,正面临着清盘的命运

  理财周报记者 王小静/文

  世界金融海啸肆虐,使全球大型对冲基金危机频频,大规模缩减投资及成本。处在婴孩阶段的大中华对冲基金更是受到了业绩重创。

  理财周报了解到,中国银行(601988,SH;03988,HK)控股的瑞士对冲基金公司Heritage Fund Management(HFM)旗下的一只投资中国市场的基金“788中国”,在今年年初到10月底期间损失达到95%,正面临着清盘的命运。

  “788中国”损失高达95%

  这款由瑞士HFM管理的“788中国”对冲基金成立于2005年5月,40%以上的资产配置投资于中国市场上的个股,或是与股票相关的产品。截至2007年年底,该基金管理的资产为1.21亿美元,回报率为114.8%。

  今年A股下滑拖累了HFM旗下的基金。截至5月末,788中国基金业绩下滑了48.8%。

  尽管HFM的业绩下滑,中国银行仍然选择了收购HFM。

  7月29日,中国银行发布上市公告称,该行旗下全资子公司——中国银行(英国)有限公司(即中国银行英国子行)斥资900万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6000万元)收购瑞士和瑞达基金管理公司(Heritage Fund Management,以下简称HFM)30%股份,按照协议,中国银行将增持股份至70%,届时HFM也将更名。而此次中行入股HFM,也是中资银行首次进入瑞士金融市场。

  今年11月28日,HFM公司正式更名为中国银行(瑞士)基金管理公司,意味着中行的增持行为已经完成,成为控股股东。

  可是,中国银行的入主,并没有改变HFM的亏损命运。

  资料显示,HFM在中国银行收购之时,共管理6只基金,总资本超过3亿欧元,资产分布主要投资于亚洲市场。6只基金中有中国绝对收益基金、788中国基金和788中国较小型股基金这3只中国基金。而“788中国”在其8月份的选股中,汽车、房产和航运为其主要标的。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国内经济形势下滑,上述行业无一例外受到重挫。该基金8月、9月和10月的损失分别为36%、45%和54%。截止到10月底,随着香港恒生指数下跌50%,这只基金的损失高达95%。

  对于HFM管理的“788中国”亏损之事,中国银行并未公开表态。

  但是,中国银行新闻发言人王兆文曾对媒体表示,他们并不在意HFM今年的业绩下滑。对中行而言,HFM的意义是增加了海外平台,可以为中国银行在代客海外理财业务中获得更多的方便。

  王兆文称,瑞士以其私营银行闻名天下,这为中行引进国外高级专业管理人才、搭建私人银行业务平台,有重要的意义。

  去年,中国银行的零售占整个收入贡献度是35%,是国内的大银行里最高的。但私人银行业务收入在零售业务收入的占比不足5%。

  多只大中华对冲基金业绩遭重创

  并非只有中国银行控股的HFM一家对冲基金遭遇危机。金融海啸的袭击,使多家大中华对冲基金业绩遭重创,甚至宣布停止赎回及关闭基金运作。

  根据中国对冲基金中心提供的资料,APAC Greater China Fund因为从年初至8月损失了16%及资产总值由高峰时的5500万跌至1000万美元,宣布正式关闭此基金。

  总资产45亿美元的西京投资(Atlantis Investment)旗下China Fortune Fund也宣布停止赎回。防止大量赎回,很多对冲基金公司不得不停止向外公布最新业绩数据,他们包括Vision Gain China Fund,CITIC Capital China Plus Fund,Goldbond China Growth Fund,Jayhawk China Fund (Cayman) Ltd,Qinhan China Fund,Telligent Greater China Fund。其中,中国银行控股的HFM在今年上半年开始,就已经停止对外公布最新的业绩数据。

  在有数据支撑的国内对冲基金(或称私募基金)在今年的行情也很严峻。

  根据国金证券报告,半年内,受评级的111只非结构化证券投资类私募基金平均净值缩水25.99%,其中有3只产品取得正收益,统计今年以来具有完整自然月度净值披露的34只证券投资类私募基金(结构化和非结构化)。这34只产品平均下跌34.82%。

  截至去年11月,阳光私募新产品发行数量开始急剧下降,从此前的每月发行两位数降至个位数。其中,去年11月成立的产品数从上月的9只降至4只。

  国际对冲基金纷纷关闭亚洲总部

  国际对冲基金的处境也同样悲惨。

  中国对冲基金研究表明,在香港扩张投资的大型对冲基金主要是以长短仓为主及pre-IPO项目,资本市场不景气时他们业绩也遭到较大损失。

  在去年底中国IPO的繁荣景象逐渐黯淡之前,对冲基金在热门企业上市前纷纷争相买进其股票或可转债,亚洲资本市场通路关闭,迫使价值数十亿美元的IPO遭遇搁置,许多对冲基金身处资金流动性差的困境,并且这种往往难以定价的上市前投资,在某些情况下最终可能一文不值。积极参与亚洲企业上市前投资的海外基金包括DKR Oasis,以及一些美国的对冲基金巨头,例如Stark Capital、Och-Ziff资本管理集团、Citadel投资集团及Abax Global Capital。

  二级市场方面,最有名的国际对冲基金TCI斩仓香港上市公司越秀投资亏66%。索罗斯的昔日爱将John Zwaanstra的Penta Investment Advisers持有的兖州煤业的仓位也损失严重。

  因股票不断下跌,香港上市公司丰德丽控股第二大股东美国对冲基金Passport申请及获得法院颁发的临时禁令,阻止公司6000万港元配股计划,避免投资权益进一步被摊薄。

  下半年对冲基金集体出走港股市场,10月底,港股主要上市公司中有5%以上权益为对冲基金持有的股份仅剩下11只。

  全球大型对冲基金为应付危机,大规模缩减亚洲区投资及成本,以应付大量赎回及处理总部有关的事宜。

  资料显示,目前已宣布关闭香港业务的包括管理110亿美元总资产的美国对冲基金Ramius,去年8月在香港成立并管理资产有20亿美元的伦敦计量对冲基金GSA Capital及伦敦对冲基金NewSmith Capital Partners。在9月成立的多策略型美国对冲基金Redbrick Capital Management (Asia) Limited也关闭香港业务,并对其东京及新加坡办事处进行成本整合。

小调查
您是否看好中国银行收购瑞士冲基金公司HFM?
看好;
不看好;
不好说;
您认为随着中国银行的收购,未来能否改变HFM亏损命运?
能;
不能;
不好说;

    相关报道:

    中行延长收购洛希尔银行股权期限

    瑞银狂抛中行34亿H股 其它外资股东伺机待动

    2.93亿存款被判全赔 中行欲提出申诉

    消息:资金大规模撤离对冲基金

    2008:对冲基金梦魇之年

    黑石将清算旗下两只对冲基金

    前三季全球对冲基金倒闭增七成

    对冲基金清盘数量今年第三季度创新高

    新浪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