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弘毅投资赵令欢:PE正逢难得机会(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4日 13:11  经济观察报

  这些问题错误不在于市场修正,而在于过去两年中国的PE行业 “热情有余,理性不足”。这次的修正对于整个中国PE行业而言是有好处的,因为泡沫越早破灭越好。

  伴随着这种修正和反思,中国的PE也并没有停滞不前,仍然在往前走,而且中国PE的行业环境变得越来越纯净,越来越健康。我感觉尽管到现在为止这种修正还没有结束,但中国PE此次所受的伤害肯定会远小于欧美的PE行业,所以对我们而言是有了一次赶超这些欧美同行的机会。

  经济观察报: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是否让弘毅也变得更加谨慎?什么样的估值水平才会令您动心?

  赵令欢:弘毅当然也受到了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的一些影响,事实上我们在08年上半年的时候就已经感受到了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08年主动做了一些准备。

  弘毅一直以来主要做的是两方面的投资:国企改制和大型民营企业成长性投资,从投资项目的数量角度讲,这两种投资的比例大概是各占50%。

  现在企业有迫切的融资需求,政府大力支持,对于那些过去几年在市场上树立了良好信誉、手上有资源的PE公司而言,加上过去几年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行业认知,实际上是最好的投资时期。

  并购CIFA

  经济观察报:协助中联重科并购CIFA无疑是弘毅08年的经典操作之一,站在现在的时点看,08年并购CIFA是否确实是最恰当的时机?

  赵令欢:我们帮助中联重科并购CIFA主要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战略目的,帮助中联重科巩固它在中国的龙头地位,并成为世界的领先企业;而另一个则是战术目的,CIFA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优质的企业,从它的业绩和财务状况而言,并购后会对中联重科的国际化战略带来实质性的支持。

  我们现在来看,这个并购确实是非常正确的。并购完CIFA后,中联重科的实力得到了很高的提升,在整个行业的地位也发生了改变,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竞争者,都对中联重科更加重视。

  经济观察报:目前,中联重科整合CIFA情况如何,何时能够真正显现出协同效应?并购CIFA后,弘毅将如何帮助中联重科应对此挑战?

  赵令欢: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CIFA在欧洲的几个主要市场的增长可能会比我们之前所做的预测要慢一些,但以前我们所做的业绩预测都是以CIFA作为独立的公司所做的预测,现在CIFA变成了中联重科的子公司,与中联重科放在一起的联动效应已经开始显现。首先,两者的品牌都能够联用,CIFA是全球知名的混凝土机械装备制造商,这种品牌影响力能够帮助中联重科进一步开拓市场;其次,CIFA销售网络尤其是售后服务网络对于工程机械行业非常重要;第三,CIFA的技术也能够联用,以前中联重科是技术的使用者,现在变成了技术的拥有者。此外,并购后二者的成本效应也能够得到体现,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等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正是基于这几个原因,中联重科和CIFA二者加起来可以说是天衣无缝。

  这次收购对于弘毅而言也非常有意义。弘毅帮助中联重科实现海外并购,这种PE协助国内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发展成为一个跨国企业的模式,也是我们在摸索适合中国的PE投资模式过程中所做的一项重要实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来源:经济观察网

    新浪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