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金定投 熊市下的次优策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8日 18:56  新浪财经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 德圣研究团队

  在全球经济减速、生产萎缩的大环境下,国内的经济似乎也颇有点“受伤”。与牛市下基金、股票的“赚钱效应”不同,熊市下投资心理会更为谨慎。尤其是经历过这次市场快速牛熊转换的人们,对于投资会变得更为敏感。但是投资理财却并不能因为市场低迷就置之度外,而当前市场下,闲置的资金的处理就成了难事。尤其是对于小规模资金,是存银行?还是做投资?抑或做什么样的投资?尤其是在近日大幅减息的刺激下,利息收益大幅下降,存款的边际效用也大大缩水。

  然而,随着管理层刺激内需、加大投资的系列政策逐渐出台,我们看到了国内经济稳定发展的希望。而对于股市,虽然还没有出现趋势性反转的迹象,但是投资者信心一定程度上还是得到经济基本面的有力支持。作为一种谨慎、稳健的、以小博大的基金定投则再次受到投资者的关注。那么定投方式真的适合当前市场吗?而与其他理财方式相比较,它又有哪些优势?如果优势存在,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品种呢?以下将会为您一一解答。

  分步抄底 长期开花

  对于基金投资者,定投并不陌生。简单而言,就是省去选择基金投资时点的难题,通过固定每月投资一定资金在一只基金,来获取长期累积投资收益。定投的优点,一方面是用时间来抹平风险,另一方面是其复利的效应。因此,定投是较存款更为有利的一种保值增值基金方式。

  一般而言,做定投的投资者无需考虑投资时点问题,这是从时间的意义上来讲的,因为时间平滑掉了选择时点造成的基金成本。但是趋势性的选择定投的起点仍是非常重要的。一次成功的定投应该是从市场的底部选择定投,然后在市场的高点或者次高点回收收益。实际上,大多数投资者很难做到这一点,但是选择相对低点确实值得去做的事情。比如,国内股市从6000多点下来至今已经跌去7、8成之多,当前点位距离历史最低点也就不过千点之差;而从股票的价格和估值水平来看,则是到了相当的低位,而越向下,股市的投资价值就会越凸显,这是市场的规律。在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前提下,目前点位让我们更有希望看到未来市场的上涨空间。

  显然,目前点位处于相对底部区域,虽然不可能达到市场最低点,但无疑,在市场每次深跌之后,都不失为定投进入的好时机。

  定投长期 熨平风险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定投最大的意义在于其时间效应、复利效应。如果定投能够与市场的周期相联系,也即是定投的时间应该足够的长,基本上可以保证稳定的收益。以2001年7月到2004年3月为例,其间上证指数历经一个从下跌到回升的循环,整个周期内上证指数下跌9.3%,但投资者若每月持续定投扣款,报酬率仍可达9%。而相反,持续性不强的定投,如半路终止定投或者追涨杀跌,这些方式都是不利于定投获益。

  定投的风险取决时间,也即是定投的期限,只要定投的时间足够的长,就可以较好的规避市场风险。因此,打算基金定投时就应该做好长期投资的准备,在市场低点停止无异于自动放弃摊薄成本的机会。

  和一次性基金投资相比,定投的风险要小得多。一方面股票基金一次性投资,业绩波动性要大于定投,而且时点选择对基金业绩的误差也较大。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相对来讲,稳健点,但是基金的收益的也较低。债券基金在今年以来已经上涨了10%左右,虽然后市仍有上涨空间,但是阶段性风险较大,短期入市还还不合适宜。与徳圣以往主张的,波动市场分步入市的思路相一致,在市场相对低点时,分步入市投资,定投显然是符合的。

  未必选择波动最大的基金

  有很多投资者存在这样一种思想误区,定投选择什么的基金都可以,这也是所谓定投是“懒人投资法”的一种误导。还有一种言论就是必须选择波动性最大的基金作为定投基金。事实上,定投肯定更需要精挑细选基金品种。一般情况下,定投品种首选股票以及偏股型基金,尤其是当前市场相对低位的时候。这样符合定投的价值选择,即注重未来的上涨速度。

  其次,未必基金业绩的波动幅度大的基金就值得定投。这里有很多分析师提出定投业绩波动较大的基金,而这一主张背后根本的原因是基金本身较强投资能力。实际上,选择投资能力强,未来业绩稳定增长的基金做定投才是最重要的投资标尺。要说波动,指数基金是风险大、收益大、业绩波动幅度最大的基金,但是指数基金未必是最适合定投的品种,是否选择此类基金需和投资人的风险偏好相结合,而不是千篇一律。另外质疑指数基金的一点是,在国外相对成熟有效市场下,指数基金的代表性较强,而相反国内市场化水平则相对较低,因此指数基金对股市反应的有效性也是不足的。

  综合言之,在相对弱势行情下,定投不失为达成长期保值增值目的的较优策略之一。而选择投资能力较强的品种则是定投获益的根本法则。而作一种可以获取高于银行“利息”的存款的方式,定投基金是当前可选的较优策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