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姚景源:四大指标显示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2日 16:29  新浪财经

姚景源:四大指标显示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
图: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新浪财经讯 华夏基金08-09年投资策略报告会于11月22日在北京召开,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在会上作了精彩发言,以下为当日演讲实录。

  姚景源:现在中国经济由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和世界金融危机,面对的是一个严峻的困难和挑战。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和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现在下行压力很大。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经济的最大的影响是出口,由于欧美发达国家金融危机导致他们的增长速度在下降、衰退,国内消费需求也在下降,从而对我们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也在下降。所以,这一系列的问题直接冲击中国的出口。

  1到9月份全国出口虽然还是在增长,但是增长的幅度同比回落了4.8个百分点。由于出口的增长速度回落,直接导致我们工业的出口交货值在下降,整个工业的增长速度出现回落。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一季度是16.4%,二季度是15.9%,到了三季度是12.9%。三个季度的工业增加值逐季在回落。

  工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支撑力量,它的增速回落又直接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回落。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今年一季度是10.6%,到了二季度是10.1%,三季度是9%。所以,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也是在回落。这些回落又导致了另一个指标,大家也都是在高度关注,就是我们的财政收入。中国的财政收入一季度是增长35.5%,二季度31.4%,到了三季度是10.5%。

  所以,这些逐季回落的指标告诉我们什么呢?现在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和世界金融危机,在经济全球化状态下,我们中国经济现在面对的是一个严峻的困难和挑战。在这种困难的状况下,在这种挑战面前,我们当前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的信心。

  总理曾经讲过“现在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宝贵”。怎么样来坚定信心呢?我觉得源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是源于对于中国经济基本面的把握和判断。第二个是源于对于党中央国务院整体宏观调控措施的认识。

  我们现在面对这么困难的局面,我们一定要看到中国经济基本面是好的。怎么样理解中国经济基本面是好的呢?所谓的基本面就是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当中本质的部分、主流的部分。全世界无论什么样制度和体制的国家,观察整个宏观经济都是要看四大指标。第一是经济增长率,第二是就业率或者叫做失业率,第三是通货膨胀率,第四是国际收支平衡状况。

  我们用宏观经济学的最基本原理来观察中国经济现在这四大指标。第一,就是增长速度。1到3季度,我们前9个月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速度是9.9%。比去年同时期回落了2.3个百分点。但是,要看到9.9%本身是什么概念。中国经济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去年2007年这30年,平均增长速度是9.8%。也就是说,我们现在遇到这么大的困难,中国经济还是保持了略高于30年平均增长速度的速度。 再看一下欧美国家等全世界主要经济体,他们在大幅度衰退,中国现在保持在9.9%这样一个增长速度,还是在一个较好的区间。

  第二,就是就业率。今年年初确定的新增就业岗位是1000万,到30日完成了936万,前三个季度完成了全年就业目标的94%。中国的就业压力是全世界哪个国家也比不了的,我们的就业压力多大呢?按照联合国规定的劳动年龄人口的标准,是16岁到65岁这一段的人,我们国家有多少呢?2004年的统计数据是9.09亿。这是什么概念?全世界发达国家是7个,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全世界9大发达国家的劳动人口加在一起比中国的劳动人口还少3亿,所以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就业压力问题。所以,今天我们面对着这样的严峻困难和挑战的时候,我们在就业方面有如此的成就来之不易。

  第三,就是通货膨胀率。去年中国的CPI达到了历史上10年最高水平,所以党中央将抑制物价过高过快上涨放到宏观调控最为突出的位置。我们再看今年的CPI,今年1月份中国的经济消费价值指数上涨7.1%,二月份是8.7%,三月份回落到8.3%,四月份反弹到8.5%,五月份是7.7%,六月份是7.1%,七月份8.3%,八月份4.9%,9月份4.6%,10月份是4.0%。中国的CPI是前高后低这样的走势,中国的物价走势是前高后低,而且其中80%上涨的因素还是源于农产品。所以,我劝大家千万不要抢购,要稳定通胀预期。

  有的人说我不让人抢购,就不代表广大群众利益。我说我最代表广大群众的利益,那些去抢购人的现在怎么办?现在的毛猪5元一斤,三个月前还8.2元呢。所以,我认为还剩下的2个月,中国的物价会继续下行。我们现在的风险不是通货膨胀,我真的担心整个农产品价格回落幅度过大,农民增收怎么办。所以,去年我讲中国的价格上涨看你站在谁的立场上,如果你站在农民的立场上,不是有助于农民增收吗?所以,现在看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我们能够把通货膨胀抑制住,让价格连续6个月出现回落,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宏观调控的重大成就。

  第四,就是国际收支平衡,我们这几年困扰在国际收支不平衡上面。我们2006年国际顺差1775亿美元,这给我们造成了流动性过剩等重要问题。为了国家国际收支平衡问题,当时中央提出来了叫做减顺差促平衡,但是过了1年,到了2007年这个顺差不但没有减下来,相反从1775亿美元上升到了2220亿美元。所以,所以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日趋严重,但是今年1到9月份贸易顺差同比减少47亿美元。如果按照宏观经济学的最基本原理,你看中国宏观经济的四大指标,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坚定这个信心呢?

  还有一点很重要,总理在这次三中全会曾经讲过“世界经济这种灾难性的危机,它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势”。就是我们现在面对着这么大的困难、这么大的挑战,这些因素都没有改变我们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势。怎么理解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势没有发生变化呢?我们现在分析什么呢?我们找出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是什么,我们再来看现在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出没出问题。如果说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出问题,我们的基本面要出问题,我们的基本态势也要出现问题。如果说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没有问题,那么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势就不会发生变化。

  什么是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呢?第一是工业化,第二是城市化。这两条了不得,你看我们的工业化,现在正处在一个迅速推进的历史时期。迅速推进的工业化,就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力量。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的钢铁,从李鸿章那个时代,他们搞洋务运动,那个时候梦想我们中国成为一个钢铁大国。但是到1949年,60年前,中国一年的钢铁产量才15万吨。现在是多少呢?到今年6月份一个月平均每年是156万吨。再看汽车,我们国家的汽车从1992年达到年产100万辆,我们从年产100万辆向年产200万努力用了8年,从200万到300万用了2年,从300万到400万仅用1年,我们今年预测可以达到1000万辆或者是接近1000万辆。所以,中国的工业化正处在一个迅速推进这样一个历史阶段。

  现在全世界的经济学家对于中国的工业化看法一致,大家认为中国的工业化仅仅处在中期。如果我们像发达国家那样完成工业化,走到后工业化阶段还有一段漫长的路。如果你换个角度看这个漫长的路,不就意味着今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的工业化还会继续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力量吗?如果我们再把我们今后还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点考虑进去,中国的工业化有广阔的空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