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金自购渐升温 跟着基金公司博反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1日 03:00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李凯 发自成都

  10月以来,基金自购现象开始逐步升温。继华夏、华安基金公司之后,昨日大成基金发布公告称,拟动用3000万元认购旗下新基金。虽然这不排除有炒作新基金的可能,但随着大基金公司自投的逐步增多,这显然也折射出一些更深的含义!

  大基金公司成自投主力

  10月以来,基金自购明显有所升温。

  10月,华夏基金公司动用了1000万元自投华夏策略精选基金;同月,华安基金公司动用了2000万元自投华安核心成长基金。

  昨日,大成基金发布公告称,“拟于2008年11月21日通过代销机构认购大成策略回报基金份额3000万元”。这也是近期自投股票型基金金额最大的一笔。

  记者发现,自下半年以来,小基金公司自购鲜有发生,基金公司自购行为多发生在大规模的基金公司上。据粗略统计,下半年以来,无论是在7月选择自购的广发,还是近期自购的华夏、华安、大成基金,都是排名前10的基金公司,而自购规模更是接近亿元。

  “自购”10月开始盈利

  “基金公司自购旗下基金,究竟对我们有何参考意义呢?”相信不少投资者心中会有此疑问。

  记者对大型基金公司的自购进行了一番统计,或许能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今年3月,南方基金公司自投旗下盛元红利,截至本周三,年内的损失为27.8%;今年7月,广发基金公司自投旗下广发核心优选,截至本周三,年内净值的跌幅仅为1.1%;今年10月选择自投的华夏、华安基金,截至本周均实现了正收益。

  “大基金公司的自投往往较为谨慎,同时无论研发能力,还是控制风险能力都较强,或许这才是其自投基金表现较好的原因!”一位基金研究员如此说道,“虽然基金自投将基金公司和投资者拴到了一起,但基金公司实力才是最为根本的保证,因此将这两方面有效结合,才是老百姓投资时最值得注意和考虑的!”

    相关报道:

    从业人员自购基金意愿降至历史新低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管理费收入难填自购巨亏

    1.5亿元自购超短债 嘉实基金借道避险

    基金公司自购浮亏超8000万

    今年基金公司自购旗下基金浮亏逾8100万

    华安拟自购旗下新基金

    基金公司自购潮下半年迅速降温

    基金员工自购基金2.48亿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