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资产缩水80% 大中华对冲基金关闭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2日 06:58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刘小庆

  又有中资概念对冲基 金倒在金融风暴中。

  近日,香港APAC资产管理公司旗下的大中华基金因亏损严重而宣布关闭,公司掌门人陆运刚曾任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中国研究部主管。据了解,该基金高峰时期的资产规模达到5500万美元,而在作出关闭决定时基金规模已经缩水80%。据统计,今年前9个月,共有87家投资亚洲市场的对冲基金宣布关闭,高于去年同期的66家。

  客户赎回引发流动性危机

  APAC资产管理公司是一家专注大中华市场的投资管理公司,在2006年和2007年,该基金的收益分别达到87%和150%。然而,在金融危机爆发后,这家小型对冲基金很快陷入流动性困境。

  “由于一位对冲基金投资者于去年信贷危机爆发前撤资套现,APAC大中华基金曾被迫重新发行”,APAC资产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陆运刚昨日向媒体表示,一旦遭遇赎回潮,对冲基金及其投资的小型基金公司将首当其冲而成为赎回对象。此外,陆运刚还透露,该基金在今年前8个月累计亏损近16%。

  据报道,APAC大中华基金旨在投资快速增长的中资概念股,总资产的40%至50%用于持有在中国香港和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资企业,剩余的50%至60%资产用于主题投资,这些主题投资可以是短线博弈油价走势,也可以是长线“押注”中国居民消费的快速增长。此外,与众多亚洲区基金一样,APAC大中华基金也热衷于长短仓操作策略。所谓长短仓操作策略,是指同时买入及沽空股票,可以是净长仓或净短仓。

  前9月87只亚洲对冲基金关闭

  宝来证券(香港)投资部董事陈志勇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虽然仅从业绩表现看,APAC大中华基金前八个月16%的亏损看上去比传统基金低很多,但是对于一家小型对冲基金来说,本身规模小就很难赚钱,而客户的赎回更令基金经理难以管理。此前刘央的西京投资(香港)也宣布旗下的“中国财富基金”遭遇流动性问题,不过由于基金规模较大,西京投资可以先暂停交易,而小型的对冲基金则会直接面临关闭。

  事实上,亚洲对冲基金市场已被公认为表现最差的地区之一。据新加坡研究机构Eurekahedge称,今年前9个月,共有87家投资亚洲市场的对冲基金宣布关闭,高于去年同期的66家。此外,在今年9月份,亚洲对冲基金资金净流出规模达到43亿美元,8月份的数据为21亿美元。

    小型对冲基金来无影去无踪

  虽然APAC大中华基金的规模较小,但公司董事总经理陆运刚也是投资界名人。在成立 APAC之前 ,陆运刚曾在2001年10月至2004年5月担任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中国研究部主管,除此之外,这位毕业于北京大学的高材生还曾在摩根大通亚洲证券及Schroders亚洲有限公司担任多个职位。除了在金融机构任职外,陆运刚还曾是多家海外上市公司的董事,例如纳斯达克上市的亚信控股、港 股 上 市 公 司 威 华 达 控 股(00622,HK)、卡森国际(00496,HK)等。

  香港联交所的资料显示,在过去一年APAC并未申报持有任何一只股份超过5%。分析师指出,这可能与基金规模有关,一般小型对冲基金进出市场频率高,且持仓不易暴露。不过,在创业板上市公司深圳元征科技(08196,HK)2006年一季报中依然发现了APAC大中华基金的踪迹。当时,该基金持有深圳元征科技11.1%的已发行股本,但是在同年5月15日,APAC大中华基金申报清仓深圳元征科技。目前,元征科技主要业务为提供汽车相关产品及服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