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金经理的行情错判与职业错判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0日 07:29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荣篱

  最近,私募基金的日子很不好过,甚至有办公室被砸和人身攻击的事件发生。如果如业界所预测的那样,A股还有两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熊市,那么可能众多私募面临解散的结局。

  2007年是大量公募基金经理“弃明投暗”的一年,在火爆的行情下,公募基金经理的收入相对“自立门户”的私募来说显得相当“可怜”。去年下半年,一位公募基金基金经理正式下海,虽然当时他也认为A股行情走得过于亢奋,有很大回调的可能,但他认为这一回调正是介入的好机会。站在2007年上半年这个时点上,这位有十多年证券从业经验的老江湖对行情的判断是:中国股票市场还有几年的牛市,虽然不会有2006年和2007年那么好赚钱,但每年应该至少可以做到20%的收益率,私募的生存空间相当大。持这一想法的人在当时不在少数,曾经有一段时期,公募基金甚至流行一种观点:公募基金是为私募基金培养人才的,成功的公募基金经理自立门户是必然的职业选择。在这种对后市有着超强预期的鼓动下,本来旱涝保收的公募基金经理一个个毅然下海,以至管理层对这些“见利忘义”之徒恨得牙痒痒,甚至有传言指某权威人士声称“今后不接受这些‘忘义’之徒再回公募基金”。现在回头再看公募基金经理下海的职业选择,就如同在6000点的高位上买了股票一样。据说,几位著名前公募基金经理“一夜白头”、“肠子都悔青了”。

  基金经理的行情错判导致职业选择的错误,而基金公司的高管们一样行情错判。每年年末基金公司董事会都会定出公司第二年的利润目标。一家管理规模只有500亿的公司定下2008年的利润目标为4亿元,而该公司2007年的利润不过才不到两亿。另一家规模1000亿的公司的2008年利润目标则是9亿。在感叹基金公司赚钱容易的同时,对基金高管们的乐观与盲目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高度。

  一个是个人职业生涯的错判,一个是公司经营目标的错判,其基础都是对股票行情的过于乐观。如果说基金公司在推销基金时会“忽悠”老百姓,甚至睁眼说瞎话,但基金经理本人的职业选择和基金公司的利润目标确定则会是相对审慎的决定。站在1700点的位置上遥想6100点:这真是一个全民错判,从普通投资者到基金经理,再到基金公司的高管层。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