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家道衰落的基金仰望:谁会想到6124后的1800(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7日 05:33  理财周报

  基金一年净卖出1500万

  丧失15%话语权

  目前市场对于本轮暴跌较为合理的解释可以理解为对2007年股市过于疯狂的纠正。如果2007年基金经理没有那么疯狂,没有把股指做到6100点;如果去年高点在4000点,那么今天跌到3000点以下则是完全合理且大家都能够接受的,而且整个基金业亦不会背负今日之骂名。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显示,2008年9月底,沪深A股总市值是14.72万亿元,流通市值是4.91万亿元,其中基金大约持有7500亿元,占流通市值的比例是15%左右,占总市值的比例是5%左右。而在2007年10月中旬,基金持有A股市值占流通市值比例是30%,占总市值比例是10%,可以预见随着未来两年大小非逐渐解禁流通,基金持股市值市场占比将继续大幅度下降,预计最终基金持有A股市值占流通市值的比例将降低到5%左右。

  自2007年10月16日至2008年9月12日,Topview资料显示,来自基金的G字席位总计净卖出1489.77亿元;仅次于散户资金2294.36亿元的净卖出额;其次净卖出额以来自保险基金的T字席位居多,净卖出553.70亿元,而券商自营部、私募基金和QFII则分别净卖出243.10亿元、38.70亿元、32.17亿元。

  从本轮下跌可见,散户以净卖出2294.36亿元成为A股最大的做空力量。保险基金的反应最快,且最为坚决果断;而基金则显得颇为犹豫,在前两波千点下跌过程中仍以净买入为主;而券商自营部、QFII和私募资金的反应虽略为迟缓,却相当谨慎。

  细究一年来基金败笔多多:大部分牛市基金在大市判断上出现严重失误,不仅股票仓位非常重,而且死守牛市主流行业。今年一季度减仓不够坚决,大基金公司看准趋势大肆杀跌,而中小型基金公司判断失误,二季度被深度套牢,到三季度亏损惨重根本无法减仓,最终只能骑虎难下,被动挨打。

  破裂的“美好遐想”

  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基金经理,一年以来,总体亏损了高达1.5万亿元,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至今没有任何一位投资总监或基金经理能够说清楚,或把对脉,但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基金经理在这一路熊途中,为了营销的需要,或者其他目的,毅然决然地一路唱多。

  沃伦特·白芝浩曾经指出,“当人们愉快的时候,都非常容易轻信”。基金经理似乎没有对股市的崩盘做好准备,即便经历去年四季度近千点的崩盘预演,仍坚信2008年获取正向收益仍然可期,牛市基础并未动摇,上市公司盈利增长可期等“美好遐想”。

  但令人不安的消息不断传来:蓝筹公司纷纷推出巨额融资计划,管理层一系列调控措施出台,“大小非”令人震惊地大量出货,引发股价一路狂泻。

  悲剧性地,股市在2500点附近盘整数月后,在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之后再度加速跳水,中国市场最具灾难性的大崩盘拉开帷幕:上证综指从最高的6124.04点毫无抵抗地跌至最低的1802点,跌幅超过了70%。

  深沪两市总市值从2007年最高峰的34万亿跌至当前的18.75万亿,损失高达15万亿,接近中国2006年全年的GDP水平。遭受重创的基金经理逐渐从最初的不断呼吁别人“价值投资”,慢慢转为批评管理层“见死不救”,其后终于变成“互相杀跌”,各大基金的净值表现与其基金重仓股一样“一泻千里”。

  时间回到2008年10月16日,当天基金新闻包括:受益债券市场的大牛市,激发基金公司发行中低风险基金。

  基金三季度策略报告纷纷出炉:看好债市,股市前景仍不乐观。

  历史往往惊人相似,2009年10月16日,我们又会以怎样的眼光审视上述两则基金热点新闻?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浪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