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私募基金:最近3个月相对收益突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7日 01:2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弘文

  私募基金的投资业绩,在目前阶段的市场是比较抗跌的。这种相比证券市场的超额收益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根据场内的一组统计数据,105只运行满6个月私募产品,最近3个月总体上相比同期的市场指数(沪深300)有大约7个百分点的领先。相比公募基金领先约2个百分点。这个超额表现的情况还是相当厉害的。

  另外,还有相当一批的私募公司整体业绩明显超越市场指数,在本轮行情中表现出较强的择时能力,他们包括星石投资、武当投资、朱雀投资、淡水泉、景林、博颐、金中和、中欧瑞博等公司的阳光私募产品,这些公司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的幅度都大多在20%以上。

  那么,这些公司的整体业绩有明显超越的原因在哪儿呢?通过采访和交流,业内人士提供了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对市场和经济走势判断相对准确。来自业内的信息,上述业绩出色的公司,相当部分对于今年比较差的市场环境、经济有明确的认识。因此,这种相对消极的判断,促使他们下调其在股市的投资仓位,并因此获得超额收益。

  其次,私募基金由于考虑客户的风险特征,而天然的更加偏向于追逐绝对收益,这样的相对保守的投资偏好,使得他们在此轮下跌中有一定的超额收益。

  其三,私募基金经理的经验和风格使然。由于去年中至今年,大批成熟的基金经理离开公募、进入阳光私募的市场,使得整个行业的专业水准和投资经验大大提升。另外,其中部分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偏好低风险。这种明确的投资风格为他们在今年的市场暴跌中助力很大。

  其四,阳光私募的信托产品,有比较明确的封闭期,一般封闭1至2年。这使得基金经理在操作中较少受到投资者申购、赎回的操作影响。比较容易从较长的时间阶段考虑投资,这一机制,本身对于产品业绩是相当有利的。

  其五,业绩比较压力较小。还有一点则是私募基金的业绩比较的氛围不浓。一个月或一周一次净值发布,再加上净值披露日期的不一致,使得阳光私募产品的业绩比较冲动大大降低,而正是短期的业绩压力对于公募基金的运作造成了比较明显的影响。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