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户理财业务入冬 资产掌门人弃暗投明(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1日 02:34  21世纪经济报道

  更重要的是,即使已经签约专户业务的基金公司也未能从专户这块业务获取收入。据上述人士介绍,虽然《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规定专户理财业务可以并行收取固定管理费用和业绩报酬,管理费可以是公募的0.6倍,由于目前已经签约的客户资金规模不是很大,从管理费中获取的收入并不多。基金公司更希望提取业绩报酬。但现在的市场行情肯定没人能获得业绩报酬,除非全部买债券。

  从这些角度考虑,便很容易理解基金公司为何在这个时候将专户业务人才调配至公募基金。

  三驾马车仍需一马当先

  在基金A股业务版图大局初定的情况下,QDII和专户理财正成为基金公司业务扩张的新主线,也是实现基金公司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因此专户理财初始开闸便引发基金在2008年市场跑马圈地的“冲动”。

  公募基金、QDII、专户(包括社保基金管理以及企业年金)被认为是基金公司发展的三驾马车。

  然而,QDII业务原本是为中国投资者提供更多一种选择的投资工具,但因为国际市场受金融风暴影响,全球找不到一个能够规避风险的市场,投资者也就只有一种选择:忍受下跌。各个公司对QDII业务的发展也是愈加谨慎。据深圳一基金公司透露,该公司QDII投资团队年初就已经到位,由于海外市场波动至今无事可做。

  许多基金公司虽然立志成为一个多元化的、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然而眼下的情形不得已让基金公司将这种“野心”收回:过冬的时期,公募基金的散发的能量是最温暖的。

  国金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提供数据显示,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从2005年年底的4528.89亿元升至2007年年底的32988.85亿元达到峰值。随着资产价格的下跌以及赎回等因素影响,至今年6月底,降至20887.35亿元——仍是一个不小的数字。简单计算,基金公司上半年管理费收入接近150亿元。做大公募基金规模是眼下最有利可图也是难度较低的事情。

  因此也不难理解,基金公司为何将精挑细选的专户管理精英调配到公募。比如冀洪涛受命接管鹏华基金旗下今年业绩较差的基金普惠,同时也兼任公司研究部总经理。他本人在巨田基金期间担任巨田基金的投资总监及巨田资源基金经理。该基金在2006年末在晨星配置基金型排名11名,2007年全部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11名,过往业绩突出。

  而中海蓝筹基金经理杨大力,历任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宏观部及股票研究部高级分析师、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部高级经理。去年7月加入中海基金后,位至专户资产管理部副总监兼专户投资经理。

  两个公司的共同点都是总监级别以上的专户管理人士管理基金。足见公司对公募基金的态度。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