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周基金综述:高仓位基金表现抢眼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6日 16:08  新浪财经

一周基金综述:高仓位基金表现抢眼


  基金买卖网研究所 王晶

  本周政策利好频传,股指在此刺激下出现大幅上涨,相应市场成交量也有所放大,期间金融地产金融、采掘表现较好,纵观四个交易日,沪综指、深成指、沪深300等指数同期分别上涨10.72%、3.11%、7.26%。

  高仓位基金表现抢眼

  本周股指大幅上涨,开放式偏股型基金(不包括QDII)受其影响整体上扬,股票型基金平均上涨3.19%,混合型基金上涨2.30%,股指强劲上升使高股票仓位获益匪浅,之前在股指下跌中备受争议的中邮创业核心、南方隆元产业主题、中邮核心成长、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等坚持保持高仓位的基金本周表现抢眼,同时由于采掘业和金融行业本周表现突出,大摩基础、长城品牌等超配着两个行业的基金也有突出表现。

  本周债券市场资金仍然宽松,大部分债券型基金收益都为正,交银施罗德增利、大成债券、广发强债表现靠前,由于周二发行的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继续下行,市场加大了对央行降息的预期,央票成为了市场上仍具有一定投资价值的品种,本周央行票据表现出色,可以看出本周表现靠前的债基大多都持有较多的央票,由于流动性有望进一步放松,债市投资价值仍然较大。

  本周八只投资海外市场的基金考虑红利再投的净值增长率平均下跌2.07%,低于国内同类基金,本周受美严峻金融形势的影响,海外股指表现不佳,其中亚太地区表现相对平稳,上投亚太表现靠前,主投指数基金的南方全球则表现较差。

  如何挑选合适的债基

  今年以来,发行成立的债基达到28只,目前不少债基正在发行,在股市大幅调整的形势下,债基受到追捧。面对接踵而至的债基,投资者该如何选择呢? 根据债基对股市的参与程度,可以将其分为1、纯债类,此类基金仅投资于债券,不参与权益类品种;2、打新类,主要投资于债券,不参与股票二级市场,但是可以参与新股申购;3、偏债类,主要投资于债券,可以参与新股申购以及少量二级市场的股票投资。对股市的参与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获得高收益,同时也承担了高风险,在股市上升的形势下,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而在调整的环境中,则面临较大损失。这三类基金的风险依次上升,长期来看,收益也是依次上升。这三类基金适合于不同的投资者,偏债基金适合于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而风险承受能力一般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另外两个类型。而且在不同的市场形势下也要有所侧重,股指震荡的形势下,可以偏重纯债类和打新类,股指上升的环境中则可以偏重偏债类。同时也不可以忽视组合的情况,如果组合中已经配置有较多的偏股型基金则没有必要再配置偏债型基金,因为两者往往表现同涨同跌,起不到分散风险、平衡收益的作用。

  对这三类基金的考察除了要关注其以往业绩、基金经理、基金公司之外,侧重点也略有区别,偏债型基金由于参与股市较多,投资者要重点关注基金公司以及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打新类债券基金收益的差距主要源于打新中签的股票在组合中的存留期的不同。对打新中签的股票在组合中的存留期,多数打新债券基金无限制。一般来说,存留期越短,其风险就越小,而留存期越长受股市影响也相对大。有些基金规定上市首日卖出,这样基本没有风险;而有些基金会根据市场形势等情况择机卖出。这毫无疑问增加了风险,同时对基金管理者的投资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但若时机把握得当可能会获得更高的收益;对于纯债类债券基金一般要看其投资债券的品种以及期限的长短,企业债、公司债等信用类债券的收益要高于国债、央行票据,统计显示,信用债与国债的平均收益差在0.9%左右,相应的风险也较高,期限较长的债券一般收益率高,同时受利率波动影响也大,其承担较高的风险。

  债基的费率也是不可忽视的,债券基金的收费方式一般分为三类,A类为前端收费模式,B类为后端收费模式,C类为免收认/申购赎回费,收取销售服务费的模式。三类模式各有特点,一般来说,A类模式按购买金额分档次收取认/申购费,适合于一次性购买金额较多或者中期持有的投资者;B类模式按持有时间收费,持有时间越长,费率越低,适合于准备长期持有的投资者;C类模式免收认/申购赎回费,按持有时间的长短收取销售服务费,适合于持有时间较短的投资者。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S*ST物业吧 】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