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阳光私募:股市结构性机会显露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3日 00:34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王栗涛

  从9月18日盘中惊险的“空翻多”,到20日罕见的指数“涨停”,中国股市的悲观气氛仿佛在一夜之间出现了大逆转。人们惊喜之余,仍不免有几分彷徨:行情能持续多久?在次贷危机或将导致全球经济衰退的巨大阴影中,中国股市能否从此走出“低谷”?

  就此,国内两位阳光私募的基金经理日前接受了中国经济时报的独家专访。记者发现,他们对市场的看法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在此之前,作为集聚国内大批投资精英的群体,阳光私募多数对市场并不乐观,有的甚至始终保持着空仓。

  “过分看低并不明智”

  “过于看低股市的走势也是不明智、不理智的表现,冷静的人往往都能在这个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深圳一家阳光私募的基金经理对记者说。在他看来,最近股指(上证指数)一路跌破2200点、2000点,并于上周五一度探低至1800点附近,可能是由于有些人过于悲观了。

  当股指仍处于较高点位时,投资者对大小非解禁的问题比较恐慌。随着股指逐渐滑向低价区,对大小非解禁的关注程度会有所降低。然而,由次贷导致的华尔街金融危机却给市场带来了新的不良预期。相比大小非,这种恐慌可能更加强烈。随着雷曼兄弟的申请破产保护,市场中充斥着全球经济大萧条的论调。

  “有些人据此下定论说,这次经济危机和‘1929年美国大萧条’时期不相上下。有人还叫嚣股市可能还要走低至1500点左右,甚至更低。”上述私募经理对本报记者说,从历史来看,经济危机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历次的危机都是对市场过度投机的修正。当今全球经济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防范风险及自我修复的能力,都已远不是“1929年美国大萧条”时期可以比拟的。

  “结构性的机会显露”

  “当大家都出于看低心理而抛售或观望时,系统性的机会虽然难以出现,但结构性的机会还是会显露。”上述私募经理说。

  在他看来,目前不仅是机构看淡市场,个人投资者也比较悲观,市场人气不可能立即恢复到牛市的水平。全球经济大动荡迟早要影响到国内的资本市场。可以说,国内经济减速也是必然趋势,资本市场虽然已经提前作出反应,但仍将在一段时期内处于动荡之中。

  现有的政策性利好尽管短期内对市场影响很大,但对于未来而言,还不足以让经济立刻向好。因此,未来的资本市场还是要在挣扎中前行。当然,我国股市毕竟具有很强的政策导向性,对进一步利好政策的预期也直接关系着股市未来的走势。

  该私募经理认为,市场目前对即将在10月份召开的“三中全会”有所预期。不排除“三中全会”将发布一些关于资本市场的“精神”,这很可能对未来股市的趋势产生决定性的作用。

  “政策影响不可高估”

  上海朱雀投资合伙人兼副总经理梁跃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则认为,鉴于中国房价泡沫程度较美国更大,央行降息等利好政策的影响不可高估。

  在他看来,央行出台“降两率”的政策突出了“保增长”的意图。其直接的背景是世界经济环境日趋恶劣,国内经济发展面临困境。央行的政策对银行的冲击比较大,而对地产业的利好效应也很有限。过去一年中,美联储多次大幅降息,也未改变美国房价下跌的趋势。为应对房价可能出现的下跌,国内银行已加强风险控制,对于房地产相关的贷款趋于谨慎。因此利率的下调虽然是一个积极信号,但是并不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实质性的作用。

  在谈及“雷曼兄弟倒闭事件”时,梁跃军对本报记者说,从根本上而言,美国次级贷款问题就是由于房地产价格调整而引发的金融危机。随着次级贷款不断派生出新的衍生金融产品,以至于连次级贷款最初的金融产品设计者都搞不清楚有多大规模的衍生产品在市场中蔓延。次级贷款一旦出现问题,就像多米诺骨牌倒掉一样,整个金融市场都受到影响。雷曼和贝尔斯登之所以出问题,就是在与住房相关的证券上发生了巨额损失。

  梁跃军认为,雷曼的倒闭也是出于不得已。因为,美国的国家信用也是有限度的。在接管了“两房”之后,美国政府的实际债务负担已经上升至GDP的80%以上。如果这一比例继续上升至100%,则美国的国家信用安全也将受到挑战。况且,以雷曼目前6130亿美元的负债,其资不抵债的“窟窿”究竟有多大,仍难以知晓。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