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认为反弹会出现在大小非抛售压力轻的成长性股票和题材股。如果股票中大、小非多,股票反弹越大,大、小非抛售动力越强。对一般股民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是对于机构型资金来说,资金容量小的题材股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进出不方便。
我的策略就是配置指数型基金,分享未来的反弹。因为行业风险看不清楚,比如上半年大家还很看好银行,现在银行大家也看到了。现在的形势下行业、个股的偶尔因素太多。我配置指数不存在这个风险。另外,上证50都是权重股,银行最近的下跌已经释放了指数的很多风险,蓝筹股的做空空间越来越小了也是我选择指数型基金的原因。
周贵银:很多股票都很好。我认为银行股的前期下跌说明市场有误解,汇金的介入已经说明了我们的判断。中石油、中石化情况也没有那么糟糕,官方已经承认原油期货价格在107美元以下,他们的炼油就不亏损,你说他们能差到哪儿去。
另外,很多质地很好的股票已经跌到了净资产。宝钢、上海汽车、中海发展都不错。宝钢今年每股收益1块,2008年的净资产达到6块,9月17日收盘6.19元。其实,钢铁行业前景没有那么差,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会减缓,对于钢铁的需求不可能立刻降低很厉害,他们的盈利能够得到保证。买了这些股票,拿着就是了。
基本面分歧巨大
理财周报:从基本面来看,当前市场是否已经出现明显的变化呢?
吴国平:从基本面来看,一方面,由于外围市场因素,金融危机深化,全球估值系统都在降低,产生了市场恐慌;另一方面,虽然国内宏观紧缩政策下局部有所分化,但是银根仍然非常紧张,中小企业日子不好过,很艰难,整体经济环境堪忧。
但现在的基本面已经充分反映了经济下滑的风险。中国和国外不一样,虽然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很大,但是基本面不会有太大变化。我们有强大的内需市场,从上市公司层面来看,消费类公司的影响较小,就证明了这一点。现在的问题是股市跌、房市跌大家即使有钱也不敢消费。
陈不修:有人曾经说过“奥运金牌数量和国家经济实力是成正比的”,我们的经济肯定有不少亮点,中国经济不一定依赖于某个行业或者地区,中国新出现的产业向内地转移的现象是内需真正开始的表现。
从投资角度看,新兴市场国家里面中国是最具有吸引力、也是潜力最大的,21世纪就是中国人的世纪,我们做投资的必须以此作为出发点。
赵哲:熊市里,什么政策都会解读为利空,即使利好也不例外。2002年,大盘连续下跌,国家出台政策国有股暂停减持,但大家会解读为将来还会减持。最近的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双降又被解读为宏观经济进一步下滑的威胁。整体来看,不确定性因素还很大。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