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瑞信建言A股大小非借道香港减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1日 06:53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桂衍民

  本报讯 A股市场巨量的“大小非”不仅让国内的券商在熊市中觅得了商机,甚至连境外的投行也因“眼热”而跃跃欲试。瑞信日前就建言港府有关部门,可考虑在香港市场设立一个A股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以吸收国内市场准备减持的“大小非”。并认为此举不仅可减轻A股压力,还可以提升香港的市场地位。

  减轻A股市场压力

  瑞信中国研究部主管陈昌华公开撰文建言,香港股市应该有能力为A股“大小非”解禁作出一定的贡献,而这些措施亦会对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有莫大裨益。具体而言,陈昌华建议香港可以为A股市场的“大小非”解禁设立ETF基金。

  在具体操作上,陈昌华建议,在香港发行一个以国内主要指数(如沪深300、上证综指或深圳综指)为基准,以人民币为交易货币的ETF基金。该基金的管理者主要责任就是负责向组成相关指数的国内上市公司“大小非”股东询问是否有意出售解禁股份,再以“先小非、后大非”的原则从相关股东手中购入,组成这个指数基金。若相关“大小非”股东愿意售出的股份不足以构成这个指数基金的最低份额,余数由该基金管理公司从公开市场购入。

  而在基金管理公司的选择上,陈昌华认为,既可以是一家全资的中资基金公司,也可以是中外合资的基金公司。他认为,此方案对A股市场来说,可使一部分A股因“大小非”解禁所造成的潜在供应转化到香港市场,一方面减轻A股的供应压力,稳定A股投资者的心理预期,让他们知道除了A股本地市场外,“大小非”另有一个减持途径。对香港市场来说,由于该基金是以人民币为接算单位,其资金来源将主要为在香港的人民币存款,因此它对H股的直接冲击不会很大。

  提升香港市场地位

  截至2008年7月底,香港的人民币存款已超770亿元(人民币,下同),当中约有520亿元为活期存款。陈昌华说,这些资金中的大部分目前未必有很合适的投资渠道。若在香港市场发行一个约100亿元的A股ETF基金,市场完全有能力消化。另一方面,相对于2008年至今在A股市场减持的总额约321亿元“大小非”,一个100亿元的基金在内地市场之外的渠道只不过一个小数目。

  同时,陈昌华还认为,长远来说,该基金的成立对提升香港市场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香港资本市场长期发展中一个最大的障碍是,在人民币演变为一个愈来愈重要的货币背景下,香港市场至今却还没有一个以人民币来定价的金融产品。若人民币ETF能在香港上市,将为未来香港股市推出更多以人民币为结算单位的金融产品奠定基础。“事实上,这样的安排亦有利于人民币的进一步国际化。”

  至于建议中的基金模式,陈昌华从可控性角度认为,在开始时可先以封闭式基金的方式发行。如此,可避免内地市场担心因可能出现的基金赎回而对股票造成抛售压力。但在基金上市时,应明确“封转开”的时间表,而两地的监管当局以应在基金对净资产值(NAV)出现大幅溢价时迅速增加该基金的发行额度,以避免在供应太小的情况下沦为某一个炒作的工具。长期来说,当市场的预期较为稳定后,这些ETF基金应尽量以开放式基金的模式来发行,同时也应引入更多的基金发行人。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