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私募基金经理如何与熊共舞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7日 11:42  上海金融报

  近期加速下跌的股市,使以业绩提成来维生的私募基金生存环境雪上加霜,也使众人对私募基金经理的现状颇多猜测。那么,在过去两年牛市中风光无限的私募基金经理们,如今在熊市之下生存状态究竟如何?

  记者 吴玥

  重归公募:好马也吃回头草

  近日,一手开创星石的江晖被传闻欲重归公募,两家尚处于筹备阶段的基金管理公司———民生银行和加拿大皇家银行组建的合资基金公司,以及英国摩利基金管理公司和中国粮油集团组建的合资基金公司,向其伸出了橄榄枝,最终却在证监会处遇阻。对于传闻,江晖只有简单的一句“这怎么可能”,而英国摩利基金相关人士也予以否认。尽管如此,传闻却也使人嗅出一丝私募基金生存艰难的气息。

  从华夏基金总经理助理、高级基金经理到泰达荷银投资总监,再到工银瑞信投资总监,江晖在公募基金界可谓一员老将。但在去年牛市行情最红火的时候,江晖却选择转投私募,创办了星石投资顾问公司。

  凭借在公募基金积累的名气和关系,短短一年时间,星石投资已发行了7期产品,管理规模达7亿元。同样,由于在公募基金接受了长期的严格风控训练,转战私募的江晖其表现也得心应手,业绩优异。

  记者从相关人士处了解到,尽管沪深股市屡创新低,但由于对行情的准确判断,江晖今年来基本保持空仓状态,仅用小部分仓位进行了几把短线操作。

  截至8月22日,星石所有7期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今年全部实现了正收益。其中,去年7月30日成立的1期和2期产品收益率分别达到17.84%和17.98%;今年2月、4月、6月成立的4期、5期和6期产品也分别有2.49%、1.47%、0.16%的正收益。这样的业绩,无论在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中都可圈可点。因此,可以说无论是经营压力还是业绩压力,江晖相比其他私募基金经理都要小得多,其对于重归公募的传闻置以“怎么可能”的评价,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如果连江晖都萌生重归公募的念头,那么,其他众多私募基金经理的生存境遇就更可见一斑了。

  由于私募基金的管理费归信托公司所有,基金管理人靠的是业绩提成,在牛市时一荣俱荣,但在熊市时自然也一损俱损。经历了今年以来这波惨烈的下跌,大部分私募基金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业绩提成成了“水中捞月”。即便一小部分实现了正收益,但只要没有达到产品契约中的预设目标,也只能是承受“颗粒无收”的结局。

  与之相比,公募基金的日子显然好过得多。由于公募基金是按管理基金的规模收取管理费,因而即使行情再差,管理费还是“一个也不能少”。今年上半年,虽然公募基金共计净值损失达1.08万亿元,但59家基金公司合计收取的基金管理费用仍高达188.06亿元。

  熊市之下,公募基金旱涝保收的优势再度显现,也使不少之前投奔私募基金的原公募基金经理萌生了重回公募基金的想法。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