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金会做救市烈士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4日 15:22  卓越理财

  文/李波涛

  引言:基金是最大的市场资金力量,也是众人聚焦的对象。把股市下跌推罪于基金是否合理?也许可以满足一种情绪的宣泄,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基金公司只要对购买基金的客户负责,就是最大的敬业。

  股市如战场,各路资金在其中排兵布阵,争抢拼杀,从而期待战胜对方,或空方战胜多头,股价下跌;或多头战胜空方,股价上涨。在这场拼杀中,对战策略和资金量的大小无疑是两个决定性因素。

  新时代“庄家”

  在基金成势以前,庄家是股市的主导力量,他们掌握信息和操作手法的优势,又握有巨量资金,散户在于其搏杀后,往往败下阵来。但自从2001年股灾基本灭掉庄家后,国家基于平稳股市的长远考虑,参考国外如美国的共同基金制度,在中国大力发展基金业,如黄湘平言,近年来,基金行业的产品种类日渐丰富,由单一的股票型基金发展为多元化的基金品种,海外投资理财产品开始试点,基金持股市值已占A股流通市值的28%,基金业实现了快速发展。起步虽晚的基金业迅速扩张。过去十年里,基金业规模从区区100亿元扩大至2007年底的近3.3万亿元。毫不夸张,基金资金现今对股市的掌控,已经远远超过以往券商、大户等庄家的股市影响力量。

  所谓价值投资

  今年一月份以来的股市持续阴跌并震荡,让广大股民损失惨重,不少被深套的股民热盼股市回暖以解套,鉴于基金资金在股市呼风唤雨的地位,很多股民希望基金能够保持合理的仓位,从而维稳股市。但基金的行为让很多人失望,他们也随着市场的变化在追涨杀跌。如2007年股市上扬,基金基金建仓并炒作个股和板块,如热追中国联通招商银行、万科等。而当牛市结束,股市单边下跌开始后,基金又反手做空,大量建仓,其间也炒作也些能够抵御通货膨胀和资产重组等板块。

  基金公司每次都说自己是价值投资的捍卫者,在其宣传材料中也教育基金和股民要坚持价值投资,要长期持有等,但他们自己怎么就不遵守自己的宣传呢?

  对基民负责为本

  是否因此就应该指责他们?我看大可不必。基金公司作为利益既得方当然会从公司的利益出发笼统地宣传长期投资,但投资者则应该明辨是非,搞清楚基金公司并不完全是在与投资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投资者的根本利益与基金公司的根本利益并不完全一致。

  基金作为一种特殊经济机构群体,它有着担负稳定资本市场的功能,但它的经济却来源于广大基民。以广大基民的利益作为资本去作赌必输的一场经济博弈,这对广大的基民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在这场熊市里,广大基民更愿意看到的是基金的理智举动,是作为专家理财的一种投资操作,而不是作为“政策市”的牺牲品。根据基金的招募说明书,基金是基民资金的受托方,属于法律意义上的信托关系,基金公司有法律义务为基金投资者争取最大利益。

  即使基金公司在监管方的政策压力下,有维稳的意愿,但面对不确定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和强劲的做空一哥保险资金等空方的打击,另加规模庞大的“大小非”解禁,基金公司也是难有作为,也可以说是有心无力。天相统计数据显示,二季度基金亏损4138.84亿元,而一季度基金亏损额已经达到6688.3亿元,这样全部基金今年上半年共计亏损达到1.08万亿元之巨。这个数额已接近2007年底全部基金管理资产3.28万亿元的三分之一。这样,我们心中就有了一个明确的对比。熊市途中,一万亿都轻轻松松化成了虚无,4760亿要想“挺”住眼下的这个资本市场,确实是难上加难。

  所以不能苛求基金的救市,说这样的话是不公正的。股市是大家的股市,也需要大家的共同培养。政府、基金、保险资金、券商、散户都有责任,每个利益主体往股市投钱都是冲着赚点钱的目的。所以只有当宏观经济好转了,股市自然有反应,相应的众多资金主力才会转空为多。

  更何况基金公司也很苦,他们内部要进行基金收益排名,压力自然很大,总不能做了救市的“烈士”,却反被市场抛弃。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