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存在的全民基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15日 15:28  《大众理财顾问》

  文/ 蒋兴

  7月1日可能是一年中做纪念日最多的一天。查一下资料,从1543年格林威治条约签订,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再到1997年的香港特区成立,共有大小近百个纪念性事件,此外,还包括30多位名人的诞辰或逝世,以及4个国家的国庆。

  但是为什么没有人跑遍全世界去逐一庆祝这些节日呢?显然对一个人来讲,只有一两个事件对他才有纪念意义。比如中国的证券从业人员会记得党的生日,会想起《证券法》正式实施,而不大会去关心如东西德货币统一等事。

  可以说,一个全体国民“普天同庆”的日子是不存在的。同理,在目前各类产品已达400多只的基金业,也不会有一个能让所有投资者都满意的基金。

  笔者遇到过一位基民抱怨说:某基金我观察了很长时间,很喜欢,但我一直没买,原因是等到现在,它在我开户的那家银行还不能代销!也许我们可以设想,有一天那家银行终于代销了该只基金,但这位基民还是愤愤不平,因为该基金到账日可能是T+4,而不是他期待中的T+2。

  基民想像中的“全民”基金是不存在的:品牌公司,明星经理,各家评级全五星,代销点遍布全国,到账快速,100元定投下限,永不封闭,管理费同类型业内最低,申购赎回费大比例折扣,并且市场下跌它不动,市场小涨它大涨,市场大涨它狂奔……除非是上帝管理的!

  实际上,基金都是进行了市场细分的,加上诸多外部因素的限制,满足了一部分人的需求的时候,必然排斥了另外一部分人。所以,即使一个基金有不少亮点,但投资者作出选择时最重要的理由应该是:适合自己。这个“适合”指的是投资者在盈利期望和风险承受力之间的一个平衡,其次才是业绩、便捷、费用低廉等优点。适合全民购买的基金产品是没有的,换句话说,对于经济实力、理财目标和地域不同的投资者未必能推荐同一只基金。

  回过头说,“全民”基金的荒诞之处在于:假设这样的基金存在,其规模随着资金对它的趋之若鹜而膨胀,那它很快将消灭对手,垄断市场,然后成为复制指数的市场本身。于是它的优势也消弭不见,上帝管理人就只能下岗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