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金主导股市潜规则:八种灰色关系曝光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11日 06:19  理财周报

  理财周报记者 李晔斌/文

  熊市来临,牛市渐行渐远。去年“人有多大胆,股有多高价”,退潮时回归理性,我们找寻当初泡沫股价的缔造者。

  本期理财周报解剖上市公司与买方、卖方之间的“三角关系”,以及“甲方”、“乙方”之间的角色变换,客观呈现当今世态。

  基金曾经手握3万亿资金、占1/3流通市值,是A股市场的绝对主力,使得个股的定价权正逐步由上一波牛市的个人大户坐庄模式为主演变为基金、研究员、上市公司合谋的产物。其中具体情形不一,有规范合作,也有灰色地带甚至暗箱操作。

  在个股“定价权”的争夺战中,谁是“甲方”,谁就掌握主动权,相关利益方都把他视为获得突破的关键所在,这个词逐渐流传成为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潜规则之一。

  2006年以来牛市行情中的泡沫是怎么缔造出来的?定价过程中几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终于手握定价权

  牛市伊始,机构们一直在叫喊,中国上市公司的价格不能跟着国外股市走,而是应该掌握中国定价权,去年他们终于掌握了定价权,基金、研究员、上市公司凑在一起联手将上市公司价格定到40倍、50倍甚至100倍市盈率。

  同样具有定价权的买方、卖方和上市公司,现在又开始喊着,中国股市有泡沫,我们要回归国际股市的定价水平,现在又在主动通过抛售股票来实施自己的定价权,中国平安可以从被研究员认为仍在建仓期的150元暴跌至目前的40元左右,而香港市场的中国平安价格还在50元以上,交通银行股价8.3元,而港股交行超过9元——这就是我们具有定价权的机构的作为。

  在目前中国股市更具有投资价值的时候,他们却无视定价,仍在不停抛售股票。历史数据显示,往往在股市上涨到高点的时候,基金的仓位通常是处于高位,而在股市下跌到低点的时候,基金的仓位却通常处于历史低位。

  典型关系一:三方联盟

  上市公司提供内幕 券商出具王牌报告 基金配合买入

  有别于中国股市早期连拉涨停的恶庄行为,本轮牛市机构之间的合作相对更为职业和周密。

  “一般由券商牵头,组织数家基金与上市公司高管会面,公司高管直言希望基金能对公司股价提升起到一定帮助作用,并提前泄露将在数月后公布的重组等种种利好消息。”

  一位券商人士向记者如是介绍,“之后,一方面基金会利用数周时间调仓布局该股,另一方面券商会派出王牌研究员针对该上市公司撰写研究报告,待基金布局完成便对外发布报告,利用舆论优势引领当时市场投资方向,此时基金则共同持有一只个股较多的流通股份,锁仓推高,最后利用投资组合公布的时间差,完成调仓换股和盈利出局的目的。”

  这种机构与上市公司合谋的定价模式在股改的过程中被充分表现出来,在上市公司的对价谈判中,机构投资者往往要坐在一起为共同利益商量对价后与大股东谈判。有的投资者认为,这其实是一种特殊的坐庄行为,这种行为同样对股价产生巨大影响,但从法律上讲,股改询价是合法的。

  另一位业内人士则向记者详细描述了一次“三方会谈”:曾经由一家证券公司行业研究员牵头,组织上市公司高管与几位基金经理“喝茶”,决定共同投资某股票。会后,各自开始建仓。建仓顺序是,先种“自留地”,再建基金仓。结果,基金的仓还没建完,股票价格已经暴涨。于是,众基金经理相互指责,局面混乱。

  三方联盟关系中,掌握消息主动权的上市公司高管是当仁不让的“甲方”。极端的例子是,一些一年只做一两只股票的私募,会对一个公司进行长达半年的调研,一旦决定买入,便密切跟踪该公司一切重大变动,因此逢年过节都会重点拜访公司董秘。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报道:

  甲方乙方联手:震惊江湖七大事件 杭萧钢构为最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