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市场趋稳基金寻找个股机会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8日 08:29  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市场趋稳基金寻找个股机会
二季报显示基金未见大规模赎回。 本报记者 吴铠峰 摄

  本报记者 王欣

  市场下跌还在持续,但是熊市“抱团取暖”的老路已不再可靠。基金二季报显示,受益于价格上涨、最有可能抵御通胀的采掘业成为了机构加仓的重点,但正是这位“新宠”,从6月初以来由于煤炭限价措施的出现和资源税的传言而“跌跌不休”。如果将基金二季报的统计与市场实际表现对照,某些方面基金几乎成了“反向指标”。这似乎表明,在本轮熊市中,机构传统的“扎堆”模式已难以复制,甚至成为新的风险所在。

  防御性调仓成为趋势

  二季度以来,在股票仓位变化相对较小的情况下,调仓成为各家基金最主要的动作。由于市场各行业板块的普跌,资产配置成为基金净值损失轻重的关键因素。

  国金证券的研究认为,在通胀压力不减、货币政策基调从紧的背景下,基金调仓的主线是躲避宏观经济下降风险,关注受益通胀成本转嫁。基金大幅减持了与经济波动关联度较高的周期性行业,如金属、非金属;还有受紧缩货币政策影响较为严重的行业,如房地产等。而医药生物、批发零售、食品饮料等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小的行业,受到基金的追捧。

  值得关注的是,煤炭行业因为受益于资源价格上涨,并且能够成功转嫁成本压力,成为二季度基金增持幅度最大的行业,像西山煤电、中国神华、金牛能源和潞安环能4只个股都进入了基金增持的前十大重仓股名单中。但是,由于近期的一系列煤炭限价措施以及有关资源税的政策面传言,使该板块在6月初以来遭受重创,这对于打算“加煤过冬”的基金来说,一不小心变成了雪上加霜。

  安信证券的统计也证实了这一点。在二季度股票型基金的行业配置中,加仓幅度最大的是采掘业,其中主动股票型基金的采掘业配置比例上升了2.24%,主动混合型基金上升了2.13%;同时减仓幅度最大的是房地产,主动股票型基金和主动混合型基金中的房地产业配置比例分别下降了3.62%、2.76%。从最近一个月的市场实际表现中可以看到,基金的操作几乎成了“反向指标”。

  申银万国证券的分析认为,基金在行业投资上的转变体现出目前基金投资整体进入熊市思维,集中投资特征开始显现,防御性板块受到基金增持,而周期性板块则减持较明显,通过基金实际行业配置和市场标准配置的历史对比可以看出,房地产板块仍配置水平较高,而金融保险行业已处于较低水平。因此他们认为,基金后期可能还会有较大幅度调仓操作。

  整体股票仓位继续下降

  随着针对基金二季报各种统计数据的出台,一个不出意料的结论,是基金股票仓位的继续下降。据统计,二季度所有股票类基金仓位为71.88%,较一季度末的75.88%进一步下降。但这是否就意味着像市场普遍认为的那样——基金是市场上最主要的做空动力,机构分析师显然观点有所分歧。

  申银万国证券的分析师朱贇、张圣贤认为,基金股票资产缩水幅度远超过股市下跌幅度,显示基金减仓操作明显。尤其是封闭式基金在一季度为应对分红主动降低仓位,但分红后仓位会被动提高,但从二季度仓位水平看,仍仅为62.28%,表现出封闭式基金在二季度仍有主动减仓操作。

  但是国信证券的研究则认为,截止二季度末,除封闭式基金为应对4月份近785亿元的大额分红,被迫大幅减仓20.16%外,其它偏股型基金只有小幅减仓行为,而且仓位降低主要还是受持股市值下跌影响,影响幅度都在3.6个百分点左右。得出的结论是:除封闭式基金被动减持应对分红外,偏股型基金在二季度基本未减持股票,一季度和二季度沪深股市下跌动力均不来自于基金。

  国金证券的分析师也认为,在市场出现调整时,偏股型基金仓位水平的下降,主要包括基金管理人采取防御策略主动减仓和基金持有股票市值缩水被动减仓两种情况。按照二季度A股市场21.21%的跌幅,及上季度末积极投资偏股型开放式基金74%的仓位水平,计算只考虑被动减仓情况下,二季度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估计的仓位水平,结果为69.48%,这一比例基本上和二季度实际仓位水平69.60%基本持平,由此可见,积极投资偏股型开放式基金平均4.34个百分点的下降幅度,更多的是源于基金股票资产缩水引起的被动减仓所致。

  在本轮下跌的过程中,人们最为担心的大规模赎回现象一直没有真正出现。随着基金净值的大幅调整,深度套牢的基民心态反而变得稳定。有理财经理认为,真正的赎回压力可能出现在股指大幅反弹、基民大规模收复失地的前后。在这种情况下,有业内人士认为,基金整体仓位水平已经降到2005年平均水平,基金再次大幅主动减仓可能性较小。

  对股市看法渐趋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宏观经济及未来市场趋势的判断上,各家基金的分歧正在缩小。例如,股票仓位在二季末只有43.1%的易方达平稳增长基金,其基金经理侯清濯表示,中国A股市场经历了半年内超过60%的跌幅,从指数上看应该已经逐步接近底部区域,虽然不能排除未来指数进一步下跌的可能,但在指数下跌的过程中,个股将逐步产生分化,不会像上半年一样进行无差别的普跌。从三季度开始,基金操作的重点也将转向精耕细作的个股配置,资产配置上寻找合适的时机降低固定收益资产的比例,提高股票资产的比例。

  同时,股票仓位已提高到82%的上投摩根阿尔法基金的基金经理孙延群也认为,主流公司半年报业绩基本能符合预期,在估值已经较低的背景下,三季度进一步非理性大幅下跌的可能性并不大,市场将逐步平稳。

  华夏大盘精选的基金经理王亚伟仍然把仓位控制在50%左右的较低水平,他认为,随着市场的不断下跌,风险得到进一步释放,阶段性和局部性的投资机会逐步显现,但整体投资机会的来临仍需要等待宏观经济形势的明朗和投资信心的恢复,这需要以长线的心态去对待。

  开放式基金上周涨幅前10

  (据中国基金网)

  代码 简称 最新净值 周增长率

  (元) (%)

  410001 华富竞争力 0.8544 5.83

  150002 大成优选 0.704 5.39

  610001 信达澳银增长 0.9948 5.13

  257020 德盛精选 0.851 5.06

  240009 华宝先进成长 2.0612 5.01

  020010 国泰金牛创新 0.862 4.61

  150001 国投瑞福进取 0.477 4.61

  510050 华夏上证50 2.336 4.61

  100022 富国天瑞 0.6704 4.6

  519005 海富通股票 0.632 4.46

  相关链接

  交银环球基金经理郑伟辉:

  全球选股

  关注三大主题

  【本报讯】(记者 王欣)作为施罗德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旗下最资深的基金经理之一,交银环球基金经理郑伟辉有25年大型资产管理规模的管理经验。他认为,目前受次贷危机和经济衰退等因素影响,全球股市都步入相对低迷的状态,如果仅采取国别配置策略,即在区域资产配置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指数化投资,很可能受到更多来自市场系统性风险的伤害。因此,他提出了全球精选个股的投资策略。

  郑伟辉认为,未来十年,全球投资市场有三大主题特别值得关注:全球人口变化,环境气候变化,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与世界经济的进一步一体化。

  具体而言,由于气候变化和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导致全球种植用土地日益减少,将给绿色能源、农业类等公司带来投资机会;而医疗药品和服务领域同样具备投资潜力,因为不仅成熟国家如北美、日本、欧洲由于人口老龄化将加大需求,新兴市场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需求也呈增长态势。因此,与城市化相联系的基础设施、金融服务、交通运输、垃圾废旧物品处理、医疗保健、旅游休闲、安全保障、教育、财富管理等行业也有不可忽视的投资潜力。

  据了解,已有200年历史的施罗德集团在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38个分支机构拥有超过300位投资研究人员。全球行业专家小组将从初选股票库的2900只股票中层层筛选出高评级股票池的500只个股,最终选择出具备可持续性竞争力的、定价合理的优质增长型公司进行投资。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