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曹中铭:基金管理费应与基民利益挂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2日 05:27 每日经济新闻

  曹中铭

  从去年市场上的“宠儿”到如今的“弃儿”,基金也正经历着血与火的洗礼。

  百亿规模与一日售罄在去年曾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如今已被门可罗雀与“袖珍型”基金所代替,正所谓“不是我不明白,是这市场变化太快”。事实上,斗转星移之间,基金亦从此前的理财专家变身成了亏损明星。

  今年一季度,基金亏损了6500亿元,亏损幅度超过20%,堪称巨亏。而来自宏源证券的数据显示,截止6月27日,剔除今年新成立的基金,指数型基金跌幅达42.92%,股票型基金跌幅为35.83%,偏股型基金下跌了34.68%,表现最好的是货币市场基金,上涨了1.49%,其次是债券型基金,下跌了1.32%,而所有基金的净值下跌幅度在33%左右。这无疑是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也意味着基民的财富出现较大幅度的缩水。

  基金向来以擅长理财著称,从最初开始的 “抱团取暖”、“扎堆效应”,到前两年的高举高打,应该说基金还是为基民创造了财富的。尽管期间市场行情变幻无常,基金也有跌破面值的时候,但仍然有许多投资者对基金报以信任的态度。然而,股指上摸历史高点之后的表现,也导致基金在市场上以“裸奔”的姿态出现。

  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在去年的“拼命骑马”,无疑吹大了股价泡沫,也放大了市场的风险。估值过高后的价值回归过程必然是惨痛的,也须付出代价,除了普通投资者之外,也包括基金。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当初基金搬起的“石头”也砸了自己的“脚”。另一方面,基金在股指处于高位时建仓,而在低位时的疯狂砸盘,也为其扩大亏损埋下了伏笔。

  不错,出现巨亏有市场等内外因素的影响,但股指的深幅调整,基金同样扮演了幕后推手的角色。基金代人理财的定位,决定了其无论是追高也好,还是杀跌也好,亏损的都是基民的血汗钱,自身不会有多大的损失,因为基金拥有旱涝保收这一“尚方宝剑”。尽管3年之后博时价值增长再次因跌破价值增长线宣布停收管理费,但这仅仅只具有个性的特征,而不具备普遍性的特质。

  从代人理财到蚀人钱财,从理财专家到亏损明星,基金的角色转换其实正是市场这几年来的缩影。但是,如果基金不从自身查找原因,市场如果不从基金的发展机制上查找原因,显然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基金从理财专家变身为亏损明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类似事件被一再“复制”。当基金经理敢于拿持有人的资金或追涨或砸盘时,到底是什么让其变得如此的肆无忌惮?当基民遭受着惨重损失时,基金又凭什么不付出任何代价而管理费却照提不误?

  旱涝保收不应该成为基金的特权,至少也应该受到相关的约束。实际上,市场对于基金管理费问题早有诟病,要求改革的呼声也是不绝于耳。而笔者亦认为,应该彻底打破目前基金旱涝保收的现状,必须杜绝“一刀切”式的管理费提取方式,以增强基金的进取心与责任感,使其更好地为基金持有人服务。

  具体建议为:基金的管理费提取除了设置上限之外,还必须与是否给基民创造财富挂上钩。如果基金净值增长一定比例,按对应的设定比例提取管理费;如果基金净值出现下降,则下调提取比例;如果连面值也保不住,则只能按最低的标准提取管理费。如此,不仅是基民之幸,市场之幸,亦是整个基金行业之幸也!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