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公司离职潮高管化 人事信息披露待规范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4日 07:28 21世纪经济报道
基金业的“大换血”终于波及到了高管。 6月20日晚,易方达发布公告称,易方达基金公司副总裁兼投资总监江作良已向公司提出辞职,并获得公司董事会批准。 江作良离任后,易方达准备由两位总监来分别负责公募与专户投资管理业务,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总监肖坚将继续领导社保、年金、专户等产品投资运作,而现任总裁助理兼基金投资部总经理陈志民将担任公募基金投资总监,领导公募基金投资。他们二位将直接向公司总裁报告工作。 传言已久的江作良将要辞职的消息终于获得证实,而江作良的离职意味着6月至今已经有4家基金公司的5位高管离职。另4位高管分别为国联安基金副总经理孙建、国泰基金公司副总经理陈甦和陈坚、景顺长城基金公司副总经理初伟斌。 基金业的离职潮从基金经理延伸到基金高管。 离任流向之惑 基金经理的离职潮主要发生在去年市场“牛气哄哄”的行情中。今年春节后,市场虽然已经大跌,但是牛市氛围不改,因此,在去年丰厚的年终分红落袋之后,以基金经理为主的最后一波离职潮结束。 其后开始了高管的离职潮,并且在6月份达到高峰。 从基金经理的几波离职高潮看,其离职行为跟市场行情紧密相关,这也跟基金经理离职之后的投向有关系,大部分离职的基金经理都选择投身私募基金。 但是发生在市场大跌之后的高管离职潮,则很难跟市场走势进行关联。 天相投顾基金分析师王广国认为,市场好坏与高管变动是否存在直接联系呢?答案并不确定。 “基金公司现在面临的直接压力是基金的规模,目前我国的基金公司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管理费收入。从新发基金的募集情况来看,2008年以来成立的34只基金平均募集规模才24亿元,2007年成立的61只基金平均募集规模是104.12亿元,且其规模急剧下降,如果市场一直不景气,对一些小基金公司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甚至面临生存问题。因此,业内人士称高管变更频繁和市场转弱是有一定的关系,但是离职的高管若还是在业内流动,市场变坏不能说明问题。高管对于基金公司的重要作用无论在市场好或不好的时候都十分重要。”王广国认为。 基金高管的出走,最后还是回归到基金行业的情况比较普遍,比如今年1月8日公告离职的南方基金原副总经理邓召明,辞职后担任鹏华基金公司总经理。 另据可靠消息称,南方基金5月23日公布离职的原副总经理许小松,离职后也将接替国联安基金公司总经理先江。 易方达基金副总裁江作良则是另一特例。其发挥在投研方面的能力,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东。 相关消息称,江作良与其妻李莉在2000年即参与发起设立宁波立立,该股近日已经正式启动IPO,这也成为其离开易方达的主要原因。 信息披露问题 从基金经理到基金公司高管,2007年以来整个基金行业都在承受着人才的短时间“失血”,比如国泰基金公司和南方基金公司今年以来都已经有两位副总经理离职。 虽然市场行情不好,但是基金行业依然处于大发展阶段,基金公司对于人才的渴求并不减少。但是基金公司“失血”的后遗症是,在更换“新鲜血液”的时候,一些行为却让基金持有人颇感疑惑。 “80后”基金经理的问题就是一例。 至今,基金的公开资料中可以找到的唯一一位“80后”基金经理是大成创新成长基金的倪明,倪明2008年1月12日成为大成创新成长基金经理。 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真实的情况是,“80后”基金经理并不仅仅限于倪明一人,其所知道的就有数位,都是去年以来上任的,但是因为基金经理简历披露得不规范,这些基金经理的年龄并不公开。因此,无法对于“80后”基金经理有全面了解。 “基金经理的离职是正常的人才流动,这是很正常的,但是一些基金公司在新基金经理的简历披露中的问题却值得重视。比如提拔‘80后’基金经理,只要基金公司认为这个人可以胜任,那么完全可以将年龄公开,没必要遮遮掩掩。对基金经理的年龄进行掩饰,反而让人觉得基金公司本身就信心不足。”银河证券基金研究员王群航认为。 记者统计的数据显示,至今有约四成的基金经理在简历中没有公布年龄。“对于基金经理简历信息披露,应该有一个规范,现在对于基金经理简历的披露是过于随意了。”王群航认为。 一个有意思的事件是,上海某合资基金公司旗下的所有基金经理简历均不公布基金经理的性别和年龄,有行业研究员某次打电话咨询某基金经理的性别,对方的回复却是,“按照国际惯例,基金经理性别是不用公开的,因此没有披露的义务”。 “如果是社交场合,对于年龄等信息不公开,这是礼节的要求。但是作为基金经理,完整规范地披露相关信息却是非常必要的。”王群航认为。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