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前五月各路理财业绩比拼 公募私募券商各有千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2日 14:10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方丽

  吹尽黄沙始见金。

  一年时间市场由熊转牛,随之带来资产理财市场从公募基金“一枝独秀”到“群雄逐鹿”的时代。只有在震荡市场环境下,才能检验出真正值得信赖的投资品种。对今年前5个月的业绩进行考察,和国内竞争对手券商集合理财、阳光私募相比,公募基金业绩并没有显露像去年一样的“王者霸气”。

  公募基金在投资研究、风险控制、信息搜集、监察稽核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阳光私募具有灵活性,走高风险高收益的创新之路;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在抗跌力上有明显优势,正乘管理层政策出台的暖风有“后来者居上”之势。

  公募偏股型基金

  前5月平均亏损22.46%

  随着A股市场的大起大落,公募基金的净值也随之波动。

  根据天相数据统计,2008年国内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基金,分别跌了25.10%、23.28%、0.86%。其中表现最好的偏股型基金是盛利配置,跌幅为5.71%,还有3只产品的亏损小于10%,分别是荷银预算、华宝增长、华夏回报,其中净值增长率为-8.19%、-9.42%、-9.91%。

  然而,目前有23只基金的跌幅超过了30%,其中瑞福进取跌得最深,净值增长率为-39.04%,紧随其后的是长盛精选、友邦华泰红利ETF,分别亏损了33.27%和33.22%。不少指数型基金的跌幅靠前。

  目前净值增长率为正的19只基金中,全部都是债券型基金,表现最好的是融通债券,获得了2.67%的收益,其次是国泰债券、普天债券、友邦增利,获得了2.48%、2.28%、2.06%的收益。这一类型基金显露出非常好的抗跌能力。

  今年以来获批的新基金数目超过50多只,成立了30多只,但首募规模一个比一个小,甚至有新基金创下了首募最低记录,“迷你型”基金一个接着一个的出现。投资者从去年的“狂热追捧”到今年“弃之如履”,显示出理财市场的风向发生了质的变化。业绩为王道,这是资产理财市场的必然趋向。

  不过,公募基金在投资研究、风险控制、信息搜集、监察稽核等方面仍然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绝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仍将是公募基金主导市场,公募基金仍是大众理财的首选。

  券商集合理财后来居上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持续性跑赢偏股型基金,债券型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也稍胜债券型基金一筹。

  应该说,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与公募基金业绩差距明显是“后来者居上”,从去年差距极大到目前几乎平手的状态。4只今年以前成立的股票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今年前5个月的平均收益率为-22%,7只混合型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收益能力为-25.6%,和股票型公募基金相比,两者差距不大。

  根据对今年业绩盘点发现,前5个月券商集合理财中偏股型产品,业绩冠军是海通证券管理的海通稳健增值,只亏损-12%,这一收益在公募偏股型基金中显得有些稀松平常。排在第二位的是光大证券管理的光大阳光,前5个月的收益率达到-17.7%。 今年3、4月份才发行的“东方红3号”、“平安年年红1号”“申银万国1号”的跌幅都在3%以内,显示出稳健的投资风格。

  以前很有优势的券商集合理财债券型理财产品,今年以来表现乏善可陈。6只债券型券商理财产品今年表现出独立于市场的抗跌能力,前5个月的平均收益率为-0.06%,略略超过了同期债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

  FOF产品在今年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从去年4只扩展到今年8只,目前还有新的FOF产品在发行,成为券商的优势理财产品。7只今年以前成立的FOF中表现最好的是国泰君安得益优选基金,截至5月29日,今年以来其跌幅仅为10.95%。华泰紫金2号表现也不错,截至5月29日,今年以来其净值缩13.6%。招商基金宝和招商基金宝二号公布了5月23日和5月29日的净值,分别缩水了13.4%、16.6%。因风格比较激进,截至5月23日和5月22日,国信金理财经典和广发增强型基金优选4号分别亏损了21.01%、23.33%。此外,今年新成立的长江超越理财2号在4月24日到5月23日间,净值亏损2.1%。

  这些券商集合理财的产品也类似公募基金进行持续营销,进行拆分和分红。今年分红的集合理财产品不多,在今年3、4月份,“中信理财2号”进行了第五次分红,“中信证券3号理财计划”每10份派现2.95元。

  近日,中国证监会公布《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试行)》和《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试行)》,进一步完善了资产管理业务规则,使之更加细化、更具有可操作性。显然,这一政策保证为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目前,券商集合理财的业务收入一般兼顾管理费与业绩报酬提取的方式,能较好地激励该理财产品的投资经理。另外,券商集合理财的投资起点大多是10万元,并且资金流动性不高,在投资范围中相比基金更为灵活。另外一方面,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业绩好坏是该券商研究实力的体现和标志。不少券商的研究实力和市场影响力很强大,可能在后期有更优秀的表现。

  阳光私募微撼公募业绩

  从去年开始借助牛市大肆扩张的“阳光私募”,在今年表现出极大的业绩分化。和公募基金相比,只有几个表现非常好的阳光私募微微撼动了一下公募的业绩。据深国投和平安信托网站的公开数据,今年前5个月两家信托公司共发行了25只信托型私募基金,而去年上半年发行数目为21只。同期成立的公募基金超过了30只。

  根据深国投和平安两家信托公司网站的数据统计,67只今年以前成立的产品今年前5个月的收益率为-17.9%。这一业绩同偏股型公募基金的业绩相比,显得略微好一些。不过阳光私募凸现出极大的业绩差距,产品之间最大业绩差距可达到40个百分点之上。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有10只产品收益为正,在公募偏股型基金里还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深国投·星石”1-4期都实现正收益,表现比较好的1期、2期、3期,分别获得了4.2%、4.3%、3.9%的收益。“亿龙中国2期”也表现不错,有2.3%的获利。今年成立的几个“阳光私募”表现很好,在4月份推出的“平安财富·从容优势一、二期”分别有4.85%和8.23%的收益,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占据入市最好时机获取收益的典范。还有“高特佳添富”、“博颐精选”也有很好的业绩。不过除去这几只之外,新发行的“阳光私募”的净值都或多或少有所缩水。

  此外,5只阳光私墓的产品的净值处于60元的泥潭里无法自拔。它们分别是“鑫鹏一期”、“龙腾证券”、“龙票1期”、“世通一期”、“景良能量1期”,亏损都达到30%以上。

  从前年开始,最为热门的是不少公募的明星基金经理转投入私募基金怀抱,不少民间高手也纷纷加盟,私募基金显得很热闹。从今年的表现来看,从公募基金过去的明星基金经理们的表现非常突出,不少业绩好的都是这些明星基金主刀的产品。

  大市震荡,公募基金遭遇发行缩水,私募基金、信托投资基金产品正备受青睐,成为近期金融机构开发重点。2007年的大牛市让公募基金的投资者获得了丰厚回报,但今年的巨幅震荡却让投资者赢了牛市输了收益。“阳光私募”在股票仓位控制上更为灵活,并且在震荡市场上更容易取得不俗业绩。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私募基金不会成为大众化的理财产品,它较高的门槛把绝大多数人挡在门外。不过,这类“阳光私募”的形式更为灵活,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投资创新类业务,能较好地服务于高端客户,推动整个资产理财市场进行金融创新,形成自己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服务品牌和展业模式。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