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金经理不屑QFII抄底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1日 08:12 理财周报

  理财周报记者 李晔斌/文

  “QFII在抄中国股市的底”,该标题近日频频见诸报端,而这个结论的推演则是以QFII投资者大量云集的一些营业部席位有超量的买入交易和哥伦比亚大学在获批QFII资格后的短短两周时间内便完成A股开户为依据。

  另一方面,截至4月11日的最近11个交易日中,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在沪市中买入684亿元,卖出881亿元,合计净卖出197亿元。

  QFII与以基金为首的国内机构投资者似乎存在分歧。

  “他抄底就抄底,个人判断不同,为什么总喜欢把我们搭上比较?”上海一位基金经理对于某些媒体将上述分歧比喻为QFII大战国内基金表示不解,该基金在刚出的投资策略报告中仍然看空后市。

  基金经理不屑QFII “估值模型全不管用”

  中国股市向来有崇洋媚外习惯,自QFII诞生那一刻起,就被认为具有意识上的领先、分析上的独立以及国际化团队和强大资本实力的支撑等名号。

  但国内基金经理对此不屑一顾,“我经历过中国股市熊市时的种种奇怪现象,所谓的估值模型当时全部不管用,这在国外是绝无仅有的,那些做惯香港股票的QFII经理根本不懂。”

  熊市毫无经验,在去年牛市行情中,QFII表现同样差强人意,始于2007年10月的这次调整,QFII就没有表现出逃顶的“先见之明”。QFII中国A股基金在10月份里,继续承接了以往“高举高打”的A股配置策略。其中,2006年5月份开始持续减低仓位的申银万国蓝泽A股系列基金,在去年10月份突然出现加仓动作,成为市场下跌最后关头前高位补仓的基金。另外,当时进入统计的QFII基金中,半数以上仓位达到99%以上。

  万得数据显示,2007年三季度QFII持股市值为历史最高水平。

  “无论政府还是民间对中国本土投资者的眼光还缺乏自信,因此才更加关注QFII们的动作。没必要夸大这种造神效应,否则我们永远没办法进步。”国内一家合资基金公司老总上周在内部一场小型讨论会上表示。

  QFII抄底论站不住脚

  “据我所知,QFII基金换手率一直处于很低水平。我们做过统计,大概只有基金的1/3,券商的1/6,个人投资者的1/12的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QFII即便抄底,买入量也不会很大。”一家创新券商基金研究员对记者说。

  “不能说所有QFII都在抄底,QFII来自五湖四海。美国、欧洲、日本都有,他们原来的操作风格就各不相同,怎么可能行动一致?”从事QFII客户代理服务的ROOKSIR咨询高级经理刘明冬对于QFII集体抄底一说嗤之以鼻。

  “另一方面,QFII的操盘手,就是基金经理也分为土派和洋派,从国内成长起来的QFII经理和开放式基金经理并无异样,两者间没有理由水火不容。”

  开头提到大量云集QFII的一些营业部席位有超量的买入交易,在实际判断中也略显牵强。“QFII率先吹响抄底‘集结号’”的由来是因为在4月3日和4月7日的交易中,中金陆家嘴营业部出现在中国平安买入前列。

  但大智慧TOPVIEW数据同样显示,属于中金公司的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营业部却在3月20日之后,多日大笔卖出中国平安,当时,正逢中国平安近期低点50元附近。而4月3日,中国平安已经上摸60元。这样低抛高吸出现在中金公司两个重要的交易席位之间,很难理解为集体成功抄底。

  而哥伦比亚大学获批QFII资格后开立A股账户,之后进行的其实只是简单的建仓行为,抄底说带有更多感情色彩。

  “如果有投资者眼红QFII抄底,完全可以考虑购买现在卖不太动的开放式基金,本质是一样的,甚至更优于对A股市场毫无经验的老外。”一家正在为新基金难卖而困扰的基金公司市场总监向记者打趣道。

  的确,以往业绩证明,开放式基金基金经理的投资回报率丝毫不低于QFII们,小题大做的QFII抄底说只会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经济学家赵晓指出:QFII主宰的时代肯定将终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这个现象一定会改变。可以确信,假以时日,在资本市场这个领域,最优秀的价值发现者和价格制定者、领导者们一定是中国人自己。

  机构投资者的选股能力决定其业绩,从QFII重点持有股票、持有股票总体的成长性两方面进行估算,可以比较立体地分析出QFII的获利能力。

  从2007年5·30大跌后一直到A股步入6000点,QFII有几个提到过泡沫问题?相反,在5·30以前,他们倒是拼命强调泡沫,“A股泡沫太大,沪指有可能在今后3个月内跌破3000点”;“目前A股散户持股比例已达65%~70%,高出成熟市场一倍,这是一个再明白不过的见顶信号。”有的外方研究机构甚至露骨地呼吁政府干预--“应采取措施阻止泡沫的进一步形成。”这些来自自由市场的投资者,对行政力量频频招手,令人诧异。

  QFII中国之行并非一帆风顺。“对国际知名的投行,也不能太迷信”,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财务学教授、资本市场与会计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姚铮教授认为,这些投行的预测分析往往与自身的利益挂钩,其观点也不可能完全客观、独立,也会发布误导性言论,操作上也会出现失误。对国内的机构来说,重要的是从QFII的身上学到先进的投资理念,避免这个市场的大起大落。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