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亏损30% 自购未能逆转颓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5日 12:23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邓赞赞

  3月10日,上投摩根旗下的亚太优势重挫3.06%,净值为0.696元,成为首只跌进6毛区域的QDII基金。

  事实上,对于首批出海的4只QDII基金来说,除了要面对海外风云变幻的资本市场外,国内广大的基民“市场”亦是不能忽视的。QDII基金业绩的持续暴跌,随之而来的必然是赎回潮,基金公司也在尽力避免这种局面的出现。

  “自购”加“添将”

  本月7日,上投摩根动用了910万元资金,购买了旗下QDII产品亚太优势股票型基金,成为国内首家动用固有资金申购旗下QDII基金的基金公司。

  事实上,与之前的基金公司动用千万甚至是上亿的资金去申购旗下产品相比,上投摩根这910万算不上是一笔大资金。值得一提的是,一直有着良好基金业绩纪录的上投摩根基金公司,也已经开始在意自己旗下产品的“前景”了。

  而不仅仅如此,上投摩根市场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同一批自购的还有旗下另外两只基金,即各动用了545万元通过代销机构购买了上投摩根成长先锋股票型基金以及内需动力股票型基金两只基金产品。

  除了自购以外,增加基金经理亦是另一种“手法”。8日,上投摩根发布公告称,将增聘张军为QDII产品亚太优势的基金经理,与现任基金经理杨逸枫女士共同管理该基金。

  上投摩根市场部工作人员提供的资料显示,这位即将上任的基金经理,有着14年的金融领域相关工作经验。加入上投摩根已有4个年头,任交易总监,去年10月起任投资经理。

  无独有偶,像上投摩根这样“增将”的远不止一家。同样作为4只QDII基金中一员的南方基金公司,也在近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将增聘温亮先生为南方全球精选配置基金的基金经理,温亮将与现任基金经理谢伟鸿共同管理南方全球精选配置基金。

  两家QDII基金不谋而合地采用“双基金经理”制,让人能联想到的是,QDII业绩持续的低迷加之外围市场的复杂多变,基金公司不得不纷纷为QDII基金注入新的血液。

  稳定“民心”

  事实上,上投摩根旗下的亚太优势基金是4只率先出海的基金系QDII之一,但在上市不久即遭遇国外股市大跌的冲击,净值跌破面值。

  接受记者采访的民族证券基金研究员李媛认为,在4只基金QDII中,上投摩根的亚太优势业绩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该基金的持股仓位比较高,不具备可以灵活操作的能力。

  据悉,QDII亚太优势在去年四季度前已全部建仓完毕,同时受次贷危机等影响、海外资本行情不理想等原因,致使QDII出海呛水,基金净值损失较大。

  李媛认为,基金公司这样先自购再增员的做法,可以从两方面来看:首先,基金公司申购自家基金产品,往往会被看做是维护投资者信心的一种有力方法;同时,也显示出基金公司对自身的长期运作的一种看好。

  “而增加基金经理,能否逆转QDII基金目前的局势还是比较难说的。就拿上投摩根来说,增加新的基金经理,从公司自身来说可能是一种战略上的安排。但是,由于前期的仓位较高,使得基金的后期操作没有那么灵活,因此短期影响不会很大。”李媛认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基金公司频频的人事变动,算是给持有业绩不佳的QDII基民的一个交待,并以此来稳定民心。”

  事实上,随着近期市场行情的低迷,不仅仅是QDII,其他基金产品也面临一定的赎回压力,而基金公司自己拿钱出来自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对于基金公司的动作频频,接受记者采访的老基民张先生认为,这只是基金公司的一种“救市”行为,投资者赎回了,基金公司需要资金来扩大规模,所以就自己买自己的基金;而在他看来,增派基金经理显然也是为了稳定投资者的信心。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