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机构在减仓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5日 02:16 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者按:

  3月12日沪指200点震幅的陡梯式高开低走,把市场主力资金的恐慌性撤退意图暴露无遗。有反弹就出货,成为一些大资金近期的操作要旨。据本报了解,部分机构最近在持续减仓,近日已有一些基金仓位降低到股票型基金的仓位下限60%,大大超过QFII近期披露的减仓幅度。今年1月,纳入统计的10家QFII中国基金的平均仓位由92.54%下降到89.05%,已属相当惊人的减仓举动。减仓观望之下,市场的熊市心态被渐渐放大。

  机构大幅减仓至下限区间说明了什么?对下一步的加仓时机如何判断?

  不容否认,近期涌出的上市公司巨额再融资压力、“大小非”解禁潮、创业板预期对资金的分流,以及基金事实上存在的巨额赎回压力等等因素,对市场的大幅震荡起到直接的负面叠加效应。然而,最重要的因素也许在于对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的预期,主流机构开始从之前的普遍乐观或谨慎乐观转变为谨慎悲观,离明显的悲观倾向只有半步之遥。

  考虑到宏观经济悲观预期对消费增长的压制以及投资增长的谨慎乐观,主流机构对中国宏观经济景气的担忧变得沉重起来。从2000年GDP增长率达8.4%开始的本轮经济景气周期,是否将在2008年即第九个年头见顶回落,是今年最大的变量。美国因素则是这个变量最大的因变量。

  另一个层面的问题是,中国下一轮经济景气的基础即经济结构由出口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型,是否具备足够基础。从现在的情况看,人口红利的持续、外汇储备的丰厚和财政收入的稳定能否保障经济结构转型成功,众说纷纭。因此,本轮经济周期见顶的悲观预期变得更加富有杀伤力。

  最新的消息是,据路透社周五报道,华夏、南方、国泰等多家大型基金公司已收到监管部门通知,要求将旗下股票型基金仓位保持在70%以上。更有未经证实的传言,监管部门周五召开机构电视电话紧急会议,批评某些机构恶意砸盘的举动,并表示一些股票型基金已经违规将仓位降到60%以下,将对此进行严查。(吴德铨)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