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把米喂给指数基金(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1日 16:30 《钱经》杂志
成本篇: 与投资于股票的主动型基金相比,低廉的成本是指数基金的看家法宝。先锋500基金的创立者博格(Bogle)在解释为何积极管理共同基金无法超越指数基金时指出:“巨额的回报源于成本上的细微差别。” 费用主要包括管理费用、交易成本和销售费用三个方面。管理费用是指基金经理人进行投资管理所产生的成本;交易成本是指在买卖证券时发生的经纪人佣金等交易费用。由于消极管理的投资策略,指数基金的基金经理不需要考虑选股和择时,从而节省了大部分研究费用和专业咨询费用,因此只收取很低的管理费。另一方面指数基金不用频繁换股,交易费用远远低于积极管理的基金。如表二所示,指数基金的管理费几乎都在0.5%和1.0%之间,少数几个高于1%的基本都是增强型指数基金。此外,积极管理基金在前端认购费和后端赎回费上通常也高于指数基金,这主要是出于减少赎回方面的考虑。虽然从绝对额上看这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但是由于复利效应的存在,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累积的结果将对基金收益产生巨大影响。 收益篇: 这是主动型基金对抗指数基金最有力的武器,也是最富争议的话题。基金经理获得的回报率可以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承担市场风险所获得的回报率,即所谓的贝塔(Beta);第二部分是经理人通过自己的能力,所获得的与市场无关的超额回报,即所谓的阿尔法(Alpha)。指数基金由于被动投资的特点,注定无法打败其所追踪的指数。而主动型基金可以通过基金经理的个人判断来进行选股和择时,从而打败指数。理论上主动基金有可能(仅仅是可能)为投资者创造超额回报,彼得林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于1977年接管富达麦哲伦基金,13年资产从1800万美元增至140亿美元,年复式增长29%。但出于以下两个原因,这个理论在实际选择中意义并不大。 主动型基金的优良业绩难以长久。获得2006年基金收益冠军的景顺长城内需增长,现在已经掉到百名开外。富国天益价值基金是另一只人们熟识的明星基金,在2005年排名第1,2006年排名第4,2007年在开放式基金中排名98。如果你观察晨星排名就会发现:两年以上的股票型基金中只有一只始终排在五星之列,大多数基金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三星和五星之间徘徊。热门基金很少能够长期保持强势,成熟的美国市场中也是如此,一段时间特别热门的基金,往往在几年后便无人问津。彼得林奇这样的传奇毕竟是少数,预测今年谁能打败指数很难,找到一个能够持续创造超额收益的基金经理更难。更为严重的问题在于:当你劳心费神最终选定了一个满意的基金经理,半年后的某天也许会突然发现他已经毅然离开转投私募的怀抱。 由于指数基金高仓位的特点,在牛市中可以更多享受到股价上涨带来的高收益。主动型基金在熊市更容易创造超额收益。这是因为当市场下跌时,指数基金依然要紧跟目标指数,其波动和下跌速度往往快于仓位更轻的同业。不过如果熊市已经到来,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坚持持有股票型基金呢? 风险篇: 很多人会告诉你:“指数基金的波动更加剧烈,风险高于主动型基金。”这个问题很好解释,指数基金总是保持高仓位,自然比同类主动型基金波幅更大。把钱分一半去买债券型基金,你也可以轻松让投资组合达到同样的效果。事实是指数基金持股更加分散,资产组合的流动性比一般集中持股的基金要好。一只紧跟目标的指数基金可以最大程度降低非系统性风险。 主动型基金的风险则多种多样。上文提及的“基金经理跳槽”就是一个常见的事例。投资组合每季度公布一次,期间的变动只能猜测。国内的基金公司不仅经常暂停面向新投资者的申购,往往还暂停旧投资者的申购,包括基金定投在内。基金的投资策略也会发生变化,去年的冠军华夏大盘精选,已经成为一只专注投资于中小盘股的“准封闭式基金”。不管喜不喜欢,这些变化你只能被动的接受。而指数基金业绩透明度较高,管理过程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它总是安静的站在那里,等待你去选择。 基金经理的道德风险也无法忽视。主动型基金无法战胜市场,在美国和欧洲这样的发达市场是理所当然的:基金经理们互相竞争,市场定价非常完善,法律体系几乎密不透风。中国的基金经理与华尔街的同行们相比起来更加幸福:竞争对手是占市场份额七成的散户,信息传递也拥有优势。在这种情况下打败指数本应是一件难度不高的任务,为何多数基金仍然无法战胜市场?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某些基金经理的利益与投资者的利益发生了偏离,他们无意于通过创造超额收益来实现自己的价值。指数基金的被动投资策略则限制了基金经理们的“发挥”空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塞缪森(Paul Samuelson)说过:“投资就应该是一件乏味的事情,而不是令人兴奋的。其实,投资就像等待油漆干掉或草坪生长。如果你想寻找兴奋的感觉,拿上800美元去拉斯维加斯好了。”指数基金就是“乏味”的基金——死板高效并且很少给你带来“惊喜”,这包括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 小结: 通过研究基金持股结构和历史走势你会发现:大部分基金与它们对应的业绩基准(通常是某个股票指数或者股票指数与债券指数的组合)相关度很高,受基金公司的规定和基金规模的影响,基金的配置越来越趋同于指数。我们甚至可以把一些主动基金看成“准”增强型指数基金。既然短期内主动基金不一定打败基准指数(包括最具市场代表性的沪深300指数),长期中主动基金更难以打败指数,而且现在正处在牛市行情中,那么我们为什么不直接选择指数基金呢?这意味着更低的费用,更少的烦恼,更多的钱! 怎样选择指数基金? 如果决定购买指数基金,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怎样选择指数基金?现在市面上可是有24只指数基金,有封闭式、普通开放式、LOF和ETF等不同类型,追踪的目标指数也各不相同。如何找到适合你的指数基金,别着急,让我们一步步来。 Step1:筛选出优秀的指数基金 判断指数基金的优劣,最主要的标准是看其跟踪目标指数的误差,误差越小则基金越成功,拟合指数并略有超出是最好的状态。对照表2中17只指数基金,ETF对目标指数的拟合程度最好,业绩也超出其他指数基金,其中深100ETF回报率超越融通深圳100接近34%。19只开放式指数基金中,LOF和普通开放式对目标指数的拟合程度跟业绩表现差不多,均差于ETF。嘉实沪深300去年净值回报率比沪深300低31%。 增强型指数型表现差于完全被动型指数基金。从2007年初到9月,同期增强型指数基金平均水平为106.35%,完全被动型指数基金平均回报为137.25%。增强型指数基金相比而言表现欠佳,可能只是基金经理们集体发挥不好,但起码间接证明了牛市中被动投资的魅力。 从目标拟合度上考虑,优先的选择是ETF指数基金,它们是华夏50ETF、华安180ETF、易方达深100ETF、华夏中小板ETF、友邦华泰红利ETF。增强型指数基金则放在最后考虑。 Step2:寻找合适的目标指数 指数基金紧跟目标指数,指数的涨跌直接决定了基金回报率。因此我们首先要评估现有指数的市场品质及其前景。目前,国内历史较长的指数有深100、道中88、上证180、中标300以及新华A200指数,新生代指数有沪深300、上证50和巨潮100。以2005年以来股市的三个上涨阶段表现来看,深圳100和沪深300表现强劲,其次是中标300、巨潮100和MSCI china A。德胜基金首席分析师江赛春认为:2008年中小板指数表现强于全市场型指数,全市场型指数强于上证50指数。上证50指数代表价值型大盘股,投资价值良好,但在2008年涨幅可能偏小。上证180指数和深证100指数分别代表各自市场。沪深300指数作为沪深综合指标,可有效追踪综合指数,表现介于上证180指数和深圳100指数之间。中小板属于小盘成长型指数,上证红利属于价值型股票指数,都可以安排进入激进型投资组合之中。其他指数基金大多属于大盘平衡型,表现类似沪深300。 Step3:指数基金实战 指数基金作为核心配置 可以考虑嘉实300、长城久泰、华安中国A股等代表全市场的指数基金。如果你对嘉实300和大成沪深300的成绩不满意,以2:1的比例买入上证180ETF和深100ETF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图) 指数基金作为补充配置 红利ETF和中小板ETF是比较好的选择。特别是中小板ETF,不光成长性良好,而且与大盘相关度较低,常常出现逆势上涨的情况。此外还有长盛债券基金,作为目前唯一的债券型指数基金去年表现同样不错,可以作为降低风险的基金配置。 “买指数基金然后忘掉它” 我们也可以建立自己的“懒惰投资组合”,方法非常简单:1)构筑一个充分多元化的投资组合;2)通过低成本的免佣指数基金追踪大市。在构筑个人化的“懒惰投资组合”时,首先应把重点放在各个资产门类的配置上。然后才是根据各个具体资产门类的要求来选择共同基金或者ETF。 这里我们给出一个偏股型的配置:40%上证180ETF+20%深100ETF+20%中小板ETF+20%长盛债券基金。在熊市到来前你可以长期保持组合不变,并通过定期追加投资来进行再平衡。不要天天看指数的涨跌,我们要的是长期收益,“买指数基金然后忘掉它”。 Tips:牛市中指数基金的优势明显,每一次股指大幅调整都可以看作是追加投资的机会;大盘长期振荡盘整时可以在高位减仓低位加仓,虽然随势操作难度不小,但把握中期大势相对容易;熊市当中股市缺乏吸引力,不过指数基金仍然适合长线投资,可以在确认熊市开始时卖出指数基金,并在一两年后恢复定投购买(ETF可以定期在场内买入),另外别忘了还有债券型指数基金。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