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宝盈基金投资总监刘丰元 :知之与知不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0日 03:30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记不清在哪个外资资产管理公司的网站上读过一句话,“knowledge is to know what you know, but also to know what you don’t know” ,深有同感,遂尝试翻译如下:“智慧是知道你知道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你不知道什么。”一个学英语的朋友看了后笑道,“同志,这是老外翻译的孔夫子的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过我还是喜欢我自己的翻译。

  对于投资而言,“知之”是很重要的,特别是能够通过研究知道别人不知道的,看见其他人看不见的东西,发现企业的投资价值之所在,是有可能获取超额回报的,这也就是所谓的研究创造价值。

  然而,“知不知”———知道哪些东西我们不知道,知道哪些东西存在不确定性,知道我们分析的逻辑框架中假设条件的脆弱性是更重要的。“知不知”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有利于帮助我们发现投资机会,二是有利于帮助我们控制风险。

  在投资方面我们最容易犯的两个错误就是过度自信和惯性思维。过度自信是人性的弱点,是大部分人的一个习惯。随便问问开车的人,可能大部分人都会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超过平均水平。实际上很多事情是很难判断的,例如大盘短期的走势,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信心十足的在进行着判断。而惯性思维,屁股指挥脑袋,和股票谈恋爱也是很多人的行为习惯,看好一只股票后,往往把利多的信息放大了,而忽略了利空的信息。

  “知不知”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控制风险。我们面对的是永远未知的未来,能够获取的信息永远是非充分的,世界上只有不确定性是确定的,只有变化是不变的。然而我们很多人却容易痴迷于自己的逻辑分析框架,以为自己对行业或企业的判断信心十足,而看不到自己假设条件中存在的不确定性。

  曾经有个朋友2007年三季度对有色金属疯狂看好,计划配置到四十个点的比例,给我讲了一个晚上他的理由,从国际经济讲到国内经济,从需求讲到供给。我只问了他一句,“假如你这么有信心,为什么不去炒期货呢?”其实很多企业深谙内情的高管对所处的行业走向以及对自己企业的未来都没那么自信,而研究员、基金经理只是去企业走一圈,跟董秘或者高管聊一会就经常斩钉截铁的作出判断。后来那个朋友没有把基金配置四十个点的有色行业,如果配了那么多可想而知他的基金亏损会有多大。

  只有“知不知”,才会知道自己有哪些东西可能会看错,会出意外,才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在冒多大的风险。做投资,一定要了解自己的风险头寸。为了去拿一块金条,助跑一下跨过一道篱笆是可以的,大不了刮破点皮,摔伤只胳膊;但要跨过悬崖去取远处的金条,就是不可取的,因为如果跨不过去就摔死了。

  “知之”而不能够做到“知不知”,我们就很容易变得贪婪,变得极端,变得恐惧。只有“知之”而且“知不知”,我们才能知道自己是在做什么,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投资模式,不管是投资还是投机,才能获取稳健的投资回报,资产才能持续性增长,而不至于沦落到赌博的境界,遭受灭顶之灾。总之一句话,“永远不要认为自己比别人更聪明”。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