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私募基金与产权交易所婚变(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3日 05:38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遭遇“玻璃天花板”

  然而,本来能够双赢甚至多赢的私募产业基金却遇到了“玻璃天花板”。

  “交易所是国有控股方,产业基金的投向,基金构成的比例,这些都会受到现有政策的约束,这对我们选择项目很不利。”

  “此外,由于对行业的判断不同,我们选择的一些项目在外地;而产权交易所为本市国有,都希望为本地企业的项目优先找到‘婆家’,这就使我们出现了分歧。”

  由于在资金构成、投向等基本内容上没能达成一致,原本想做第一的闵晓初不得不暂缓脚步。

  “我也选择了直接与一些地方政府谈,但也都没有成功。”

  他说,目前全国的产权基金比较成功的有天津滨海新区的“渤海产业基金”,政策的不断开放也曾吸引他以及其他一些私募基金管理人前去洽谈。

  “只要能赚钱,去哪里都无所谓,但是我遗憾地发现,有的地方企业项目与我所看好的和擅长的不一致。”

  事实上,这桩“婚姻”背后的波折实际折射出我国产权交易市场中的现实问题。由于起步较晚,缺乏整体规划,我国产权交易市场还不够完善,如:缺乏统一的市场规则和科学的定价机制;地方色彩明显,交易市场条块分割、地区隔离严重;交易层次低,不标准;交易环节多,手段过于单一,成本费用较高;市场交易规模总量偏小。此外,产权交易机构目前不具有对产权的“确认权力”,产权交易后当事主体还须到工商部门进行交割,才能确保交易最终完成。

  闵晓初认为,在私募基金这一非常市场化的行为中,与原有的一些带有计划色彩的行政规定自然会“相互碰撞”。由于私募基金是所有投资群体中最市场化的融资手段,它的投资人要求把资金和回报激励机制能够最有效的结合,而带有行政调控色彩的手段显然与这一初衷相违背。

  不放弃尝试

  尽管未能顺利“完婚”,表示仍然不放弃私募产权基金的尝试。

  “事实上,政策的开放需要一个渐进性,能够允许私募基金加入产权项目中,已经比过去迈出了一大步。”

  此前,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李伟表示,产权交易市场可以通过引入私募基金、风险资本、行业投资人等,使中国众多的非上市公司与国际资本相结合。这被看作是私募基金与产权交易市场这场联姻的政策基础。

  “只要资金的进出口问题解决,私募股权投资的上下游就都已打通。有不完善的地方,我们希望双方能够尝试着有所改进,最终为资金进出产权交易市场并服务于中小企业,提供更灵活、更便捷的交易方式。”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