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博时主题行业基金经理邓晓峰:2008防守年(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9日 07:11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哪些迹象或数据,使你对市场的看法并不乐观?

  邓晓峰:未来如果大环境不发生改变,我们认为市盈率会向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慢慢回归。可以看到一个很明显的趋势,2008年上市公司整体的利润增长率会低于2007年,考虑到所得税改革的一次性影响,2009年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率会低于2008年,这样的大环境下估值倍数肯定会下降。

  目前,按2008年预期的业绩计算,沪深300的估值水平已不太具吸引力,但如果大环境不发生大变化,这也不是有特别大风险的估值水平。现在的市场比较尴尬。

  此外,对于今后的市场,还要考虑“大小非”减持的压力。到2009年,会出现单月万亿解禁,而整个社会的居民储蓄也才17万亿。后面需要特别防范小公司的风险,这些公司往往减持压力大、抗经济周期的能力偏弱,估值又偏高。

  <21世纪>:在现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你的基金会怎样选择股票?

  邓晓峰:我们倾向于选择市净率和市盈率都较低的公司。去年底,沪深300的总体市净率水平大概是7左右,经过这一轮大跌回落到5左右,长期来看肯定不合理。

  面对被高估的市场,我们也投资一些有可能整体上市或大规模后续资产注入的公司,因为它会以相对低的价格收购资产,以化解估值过高的风险。

  总体来看,今年是慢工出细活的一年,今年如果你不小心犯了一个错误,后面就很难修正,因为本身市场能带给你的回报率就不很高,很多行业如果跌百分之一二十,可能你会发现,它已经有一个虽然还是比较低、但已经是可接受的回报率出来了;而如果涨了百分之一二十,可能就已不那么有吸引力了。

  不追求博弈性收益

  <21世纪>:你是偏谨慎的。也有人觉得虽然估值水平不低,但在振荡市中,只要操作得当,还是能够获得不错收益,你怎么看?

  邓晓峰:能够获得的超额回报率,一部分是企业本身创造的,一部分是因为估值水平提高带来的。在现有估值水平偏高、供需已经发生了逆转的情况下,估值中枢向下调整是趋势。我们要以企业的基本面去判断企业的价值,不能把获取博弈性收益作为投资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21世纪>:你擅长发掘低估品种,什么品种是低估的,什么品种是高估的,有没有一些通用的评估标准?

  邓晓峰:判断一个公司有没有价值,首先要看这个公司的总市值是否合理,以现有的市价把这个公司买下来,能否获得合理的回报。从目前的价格水平来看,沪深300的总体PB和净资产收益率,相对于机会成本及通胀率来说,未来的收益水平都是很低的。

  <21世纪>:现在市场对银行股有很大分歧,你在去年四季报中提到新流入的资金被集中配置于银行等行业。你刚才也谈到对一些市净率看起来像市盈率的股票,要非常小心,那么银行股算不算?你重仓银行的原因是什么?

  邓晓峰:银行板块的确存在市净率高,市盈率低的情况。银行是我们组合中的第一大配置行业。 

  银行今年利润的增长是明确的。但是市场对银行股有很大分歧,因为没有谁见过中国银行业正常情况下的坏账率水平和盈利能力。在银行改革之前,坏账率偏高,是一个不正常的情况,而这几年经济发展处于高峰,坏帐率水平偏低,也是不正常的情况。

  银行是宏观经济的缩影。银行业目前的回报率比较高,是在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利差扩大、坏帐率下降及资产规模快速膨胀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这些因素都会发生负面的变化。

  <21世纪>:那么银行业什么时候会发生调整?

  邓晓峰:首先,坏账率出现上升,其次,利差水平出现较大下降,第三,“金融脱媒”要不断地深化。

  我们考察日本等国家银行业的发展轨迹发现,银行业利差缩小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债券市场的高度发达,这使得银行中介功能大幅度下降,从而导致银行利差缩减;二是利率市场化。这两个先决条件在中国如果没有发生,银行利差仍会维持在较高水平。

  银行的行业周期跟整个经济的周期是一致的。这一轮牛市有一个特点就是,周期性行业的估值水平向非周期性行业靠拢,甚至向成长性行业靠拢。

  因此,在周期性行业中,我们选择市盈率相对比较低的银行业,也是出于被动防守的考虑。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