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银行系QDII将驶入大航海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8日 03:10 金融时报

  记者 李文龙

  近日,中国银监会与日本金融厅交换了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监管合作信函,达成监管合作协议。此举标志着中国的商业银行从此可以代客投资于日本的股票市场以及经日本金融厅批准或认可的公募基金。此前,中国银监会已分别与香港特别行政区证监会和英国金融监管机构、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签订了监管合作协议,并将与美国、德国等国家的证券监管机构开展相关监管合作。

  可以说,对于银行系QDII来说,世界上各大证券市场的大门正在打开,进军全球资本市场的“大航海”时代即将到来。从长远来看,这对于正在进行经营转型、急于拓展盈利来源的商业银行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同时,广大投资者得到了更多参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机会,有利于广大投资者合理配置资产,分散投资风险。

  至今,银行系QDII已有一年多的历史。作为最早出航的银行系QDII,其最初的表现却并不尽如人意。根据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报告分析,2006年各家银行推出的首批QDII产品多数遭受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QDII产品大多以人民币入市折换成美元本金进行投资,投资到期后,又得将美元本金和收益再折合成人民币返还给投资者。此外,由于投资范围较窄,当时的银行系QDII只能投资于港股,且只能投资于境外固定收益类产品,不得直接投资于股票及其结构性产品,因此也未能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中国银监会于2007年5月调整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相关政策,允许投资在境外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此后,银行系QDII的投资范围逐步扩大,规模也迅速扩容。据不完全统计,至2008年2月,银行系QDII产品已合计有168款。而此次继续放宽投资范围,无疑为银行系QDII在业务开展和创新方面增加了更多的自主权,也有利于提高产品设计的吸引力。

  不过,将投资范围逐步放宽到全球主要的资本市场,也意味着银行系QDII将接受更加严峻的挑战。国际资本市场的复杂性、联动性将直接考验银行的投资管理能力。单就日本资本市场而言,其特点着实需要商业银行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在历史上,日本是世界上股灾发生次数最多、最频繁的国家之一,日本股市去年的走势,在亚太市场中也明显落后。截至2007年12月21日,日经225指数2007年以来下跌了11.43%,而同期的香港、韩国、印度主要股指分别上涨了38.38%、30.94%和38.99%。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日本四大证券公司在从2007年4月开始的2007财年前三个季度里均损失巨大。业内专家分析,目前推出QDII单一投资日本股市产品的可能性不大。日本与英国一样属于成熟市场,相对新兴市场的波动幅度较小,但上涨预期明显逊色,目前银行系QDII产品中也未有纯投资于成熟市场的产品。

  近期,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各主要资本市场表现低迷,大部分银行系QDII受到殃及也是表现惨淡,为其继续“出海”敲响了警钟。不过随着政策的不断推进和投资范围的逐步扩大,银行系QDII产品设计也日臻完善,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明显要强于基金系QDII。专家分析,这主要是因为基金系QDII一般采用直投方式,而银行基本采取间接投资的模式,资产组成包括固定收益类产品、股票(上限不超过50%)和股票期权等,通过资产结构的摆布和权重的控制来控制风险。

  此外,汇率风险,也是银行系QDII当前要关注的最重要的风险。目前代客境外理财产品是以人民币计价,肯定要把人民币转化成外汇,这就不可避免地面临人民币升值的风险。相对于第一代QDII产品多挂钩于固定收益类产品,第二代QDII挂钩于股票基金或间接挂钩的产品日益增多,且普遍设计了汇率避险或汇率风险补偿机制,这为银行系QDII进军全球市场创造了条件。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