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考卷统一 券商私募决战信托平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4日 05:51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朱 江

  本报讯阳光私募正逐渐感受到来自“正规军”的威胁。券商正式以投资管理人和投资顾问的身份参与信托产品,使券商与阳光私募同台竞技成为现实。在统一“考卷”下,谁是真正的强者?时间将很快给出答案。

  券商理财借道信托

  一边是正规军,一边是民间高手,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赛跑,券商挑战私募基金已走到台前。据了解,平安证券和平安信托合作的“平安步步高集合资金信托”早已于去年9月成立,平安证券担当类似投资顾问的角色;中海信托推出的“中海—海洋之星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由东方证券担任投资管理人;深国投也于春节前正式成立“深国投·国信证券1期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深国投公告显示,该信托计划的资产管理人为国信证券。

  事实上,券商资产管理私下借道信托早已在悄然推开。对于券商资产管理部来说,由于集合理财审批较慢,个人定向理财又迟迟未能放闸。为了开拓资产管理的总规模和新模式,部分券商和信托公司、银行进行合作,共同推出信托产品。

  不过,一券商的负责人士表示,即便和阳光私募拥有同样的业绩分成比例19.4%,但今年整体来说借道信托产品的收入不会太乐观。

  累积效应吸引券商

  然而,证券类信托产品的规模与集合理财产品相比,仍然存在一定距离。公开信息显示,去年成立的证券类信托产品中资金规模大多在1亿元左右。假设一产品规模为2亿元,那么对应的券商管理费收入也不过50万元。

  由此,券商看中信托产品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可期”的投资收益分成。据悉,在部分以券商担任投资顾问和资产管理人的信托产品中,券商和阳光私募享有同样的待遇,即投资收益的20%中约97%(19.4%)归券商,而信托公司收取20%的3%。

  上述券商负责人表示:“在市场较好的情况下,虽然规模不大,但券商通过投资收益分成依然可获得一定的收入。”如信托管理产品规模依然为2亿元,在阶段时间内投资收益率为50%,则券商的分成为1940万元。

  虽然近2000万元的收入和券商集合理财动辄上亿元的投资收益分成无法相比,但如果券商同时管理的信托产品为几只,积少成多的效应也不容忽视。

  后市不容乐观

  今年以来两市的持续下跌走势,给资管业务范围扩张为券商带来的欣喜浇了头凉水。上海一不愿具名的券商资管负责人明确表示,今年对上述业务的收入不容乐观。资料显示,自去年底开始,深国投和平安信托所发行的证券类信托产品规模多在1亿元以下,有一只产品的规模仅为3200万元。

  规模偏小和市场的走势不无关系。放眼望去,不论是基金、银行还是券商的理财产品规模,基本很少能逃脱被行情拖累的命运。不仅如此,多家券商认为,今年整体行情可能为震荡行情,单边牛市的好日子在今年上演的可能性极小。

  “动辄50%以上的收益率可能已经成为奢望,虽然震荡中也蕴含着一定的机会,但这对券商的投资能力提出了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调低业绩分成造福资管业务的期望值势所难免。

  然而,震荡行情不但没有让券商打退堂鼓,且尚未开展此项业务的券商今年也将借道信托作为资管的一项主要工作。据悉,目前已有多家券商正和信托公司进行接洽。上述券商负责人表示,这种业务虽然规模小,收入也可能不高,却是资管业务的一项必要补充业务。尤其在新集合理财产品未批、其他业务规模较小的背景下,这项业务是衡量券商投资能力的工具,某种程度上也是彰显券商品牌的渠道。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