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QDII基金浮亏250亿 是否已到进场抄底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1日 09:23 财经时报

  次级债危机直接打击了国际股票市场,这让首批出海的QDII基金也难以幸免,净值最多跌幅达到20%。净值大跌是否意味着机会已经来临了?选择时间段和波段操作不失为明智之举

  作为国内资金走向海外的先行者,QDII基金却成了“次债门”的受害者。

  日前,随着基金2007年四季报的披露完毕,去年下半年以来成立的4只QDII基金四季报也全部出炉,而受累美国次级债危机的持续影响,作为其“海外第一站”的香港市场,如今已是4只QDII基金的“伤心地”。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南方全球精选基金、嘉实海外中国基金和华夏全球精选基金这四只QDII基金,与发行时的风光无限相比,如今处境尴尬,目前其净值已经面临“破七”(净值跌破0.7元)的境地。

  据最新净值数据显示,截至1月29日下午6时,南方全球精选净值为0.829元,华夏全球精选净值为0.812元,嘉实海外净值为0.754元,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净值为0.794元。

  而这也明显影响到了新年首只QDII基金的发行。

  据悉,将于2月1日结束发行工银瑞信中国机会全球配置股票型基金,目前发售额度还没超过30亿元,与其募集上限220亿元相差甚远。

  四只QDII基金净值大幅下跌,是否能成为投资者炒底的好机会?对此,《财经时报》采访的多位专家看来,在次级债危机走向尚未明朗的情况下,投资者需谨慎操作,“没有进场的投资者可以等待市场企稳之后再做决定,仓位少的可耐心等待,而仓位偏重的应该适度逢高减持。”

  大幅亏损

  这一轮次级债危机的释放让投资海外的QDII基金遭遇了惨重损失。

  根据Wind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月25日,四只出海的基金均出现大幅跌破净值的情况。

  其中,亏损比较严重的上投亚太优势基金和嘉实海外中国基金的净值跌到了0.8元以下,而表现稍好的华夏全球精选基金和南方全球精选基金也仅仅只是在0.8元上方徘徊,基金净值跌幅均在20%左右。

  QDII基金如此大的跌幅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

  从开始建仓时间来看,华夏全球精选基金、嘉实海外中国基金和上投亚太优势基金是在2007年10月相继完成募集,随后开始建仓;而更早的南方全球精选基金则在2007年9月完成募集建仓的。

  在几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这些基金出现了20%的跌幅。“而且是国内A股市场基金从未有过的高速度的、大幅度的巨亏,这其中的原因值得相关各方认真检讨、总结。”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王群航评论说。

  之所以表现欠佳,分析师认为与QDII基金的投资时机和标的有关。

  “主要原因是投资了港股。”银河证券研究中心另一位研究QDII的分析师卞晓宁告诉《财经时报》。

  根据几家基金QDII产品的说明,港股成为了它们最重要的仓位。

  按照第四季度的报表,以亏损相对较轻的华夏全球精选基金为例,其投资组合分别46.78%投资在了中国香港股市上,其他市场比例几乎很少。

  不过,由于其中有42.83%的比例则干脆没有建仓,以“银行存款和清算备付金”上,所以华夏全球精选基金亏损相对较轻。

  而上投亚太优势基金则没有这么幸运。去年四季度也显示,亏损比较厉害的上投亚太优势基金则有44.77%投资在了港股,美国和香港市场接近10%,澳大利亚和新加坡股市的比例为7%左右,泰国和印度尼西亚股市投资比例为5%,银行存款和备付资金则不到10%。

  其1月28日的净值为0.772元,仅比嘉实海外中国基金0.754元高出些许。

  次级债危机

  在生不逢时之后,QDII基金面临的另一个窘境是段时间内难以摆脱次级债危机的影响。

  自去年四季度开始,美国次级债危机爆发,直接引发了全球对美国经济是否衰退的忧虑,这让国际资本市场受到冲击,美国道琼斯指数从14000多点,一路下跌,最带动了香港股市的走底。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