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资产规模腰斩 麦哲伦基金10年后重开申购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3日 00:14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谭璐

  停止申购了10年,规模不断缩水的麦哲伦基金(Magellan Fund)准备东山再起。

  美国最大的互惠基金之一富达投资公司(Fidelity Investments)宣布,10年前停止接受新投资人的麦哲伦基金1月15日重新开放申购,以便吸收新资金。目前麦哲伦基金的规模为448亿美元。

  过去12个月,在基金经理人哈利·兰格(Harry Lange)的管理下,麦哲伦基金的回报率为11%,高于同期82%的同类基金表现,同期的标普500指数仅有0.3%涨幅。

  基金规模遭腰斩 

  1997年9月30日,麦哲伦基金宣布,为保护旧投资人的利益,及防止资产规模过大难以管理,停止接受新投资人。其资产规模由2000年巅峰时期的1020亿美元不断萎缩。拥有45年历史的麦哲伦基金,曾是富达旗下资产规模最大的基金,建立于1963年,最初由富达当时的总裁奈德·约翰逊管理,1980年代在彼得·林奇(Peter Lynch)和1990年代其他经理人的操盘下,成绩斐然。

  哈利·兰格从2005年10月开始接手麦哲伦基金,倚重富达的研究团队选股,去年在海外市场和科技股方面投入了更多资金,取得14年来的最好回报率。不过,最近两年的好成绩并不足以止住投资人的赎回意愿。在兰格的两年任期内,麦哲伦的规模从500亿美元下降到448亿美元。

  事实上,从2002年开始,麦哲伦就持续出现净赎回或资金外流,在截至去年8月末的32个月内,麦哲伦的资金失血约为300亿美元。兰格说,大量赎回已经影响了基金的正常运作,他被迫出售了一些不愿意放弃的股票。

  超过120亿美元客户的赎回行动,抵销了麦哲伦回报上升的影响。富达证券部总裁沃尔特·多诺万(Walter Donovan)说,主要是接近退休的客户在赎回,基金旗下有约85%的资产都是为退休而准备的,婴儿潮时代出生的人开始动用那些钱了。这也是麦哲伦在重开申购之后,把年轻群体作为主要行销目标的原因。

  净值表现“止跌回稳”

  56岁的哈利·兰格在2005年上任,被期待可以重振麦哲伦往日雄风。他倾向于采取较为自由开放的投资方式“go-anywhere approach”,选股范围更加国际化,关注海外市场。这和麦哲伦基金在20世纪80年代较为保守的投资方式“buy what you know”很不同。

  麦哲伦基金的某些重仓股,比如可口可乐和微软,在上世纪90年代末曾风光一时,但这些股票在2000年到2002年间大幅下挫,使麦哲伦基金的业绩下滑。由于一些重仓股的股价直到2006年也没有恢复到此前的高位,在截至2006年12月末的五年内,麦哲伦基金的年均收益率仅有3.4%,导致大批基金持有人赎回。

  2004年到2006年麦哲伦基金一蹶不振,三年回报率分别为7.49%、6.42%和7.22%,同时期标准普尔的回报率为10.88%、4.91%和15.79%。

  去年美国股市上的大盘股表现强劲,哈利·兰格也及时将科技和能源公司作为投资重点,重仓持有Google、油田服务公司Schlumberger等,减持了增长性下降的银行和券商股。麦哲伦在2007年净值增长18.8%,相当于标准普尔500指数去年增长率5.5%的三倍多,底气有所恢复。

  富达香港公司一位投资顾问告诉本报记者,麦哲伦基金没有在香港发售,富达基金(香港)有限公司是独立注册的公司,和富达投资公司(Fidelity Investments)在其他地区发售的基金品种也不一样,所以不了解麦哲伦基金目前的申购情况。

  (特约记者王雪对本文亦有贡献)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