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QDII首份季报大起底 重仓港股成亏损主因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1日 08:29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周宏

  上周末,最令人关注的QDII基金季度报告终于掀开了其神秘面纱。

  从首批公布的3家QDII基金季报看,3只H股基金的投资组合表现出了非常大的差异性。由于3只基金实际上分属于2个类型、3个风格,所以无论是在资产配置上,还是个股选择上都有很大差异。

  而3只基金在投资的最大雷同之处——就是均在香港市场上斥以“重金”,这也成为目前首批基金净值波动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

  重仓港股成主亏原因

  正如此前所预料的,首批QDII基金都在香港市场上下了重注。

  QDII新规则颁布以后的第一只QDII基金——南方全球精选,在香港市场上投资了93亿元股票,占其基金资产净值的32.81%,占其主动型股票投资的100%。

  另一只QDII基金——华夏全球精选,在香港市场上投资了125.5亿元。该基金在香港市场的投资占其基金资产净值的46.78%。占其主动型股票投资的90%。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可能是上述3家基金中全球配置意识最浓厚的,该基金在亚太区(包括其他市场的亚太区股票)合计投资了246.24亿元,占其基金资产净值的91.02%。其中中国香港地区的投资达到该基金资产净值的44.77%。

  华夏全球精选基金在季报中回顾了这一段决策的过程:“(本基金)在第四季度基本完成建仓,在市场大幅震荡之际,我们更加关注公司基本面因素,主要选择与美国经济关联度较低,持续受惠亚洲内需与基础建设成长…..的上市公司作为目标,适度把握仓位,以参与未来新上市的行业龙头公司。”

  “但我们对于内地资金流向香港市场的规模和速度预期过高,对于香港市场投资节奏偏快。‘港股直通车’延缓后,香港市场被过度抛售,本基金净值出现了明显下跌,同时,人民币不到三个月升值超过2.8%,本基金以人民币计价,受到了负面的影响。”

  投资策略差异很大

  不过除去在香港市场上砸下重金外,QDII基金的投资组合整体差异非常之大。其中,不仅有上述基金类型和契约的差异,也包含了相当部分基金管理团队的风格偏好。

  内地首只股票型QDII——南方全球精选更像是一个港股基金和全球指数基金的混合体。该基金在全球的权益类品种上合计投资了88.49%的全部资产。这其中的32.91%以主动投资形式倾注在香港股市的H股上,而剩余的57.45%则多投资其它市场的主流ETF基金上,具体分布包括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11.6%,MSCI新兴市场9.42%,MSCI韩国8.45%,MSCI巴西7.59%等。

  华夏全球精选基金则更像一个重点投资大中华市场的配置型基金。该基金是首批QDII基金中现金仓位最高的,达到43%。同时也是权益品种仓位最少的55%。但该基金的股票投资的9成落在香港市场内(主流也是H股),因此在报告期内的净值损失也和业内同行不相伯仲。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是首批QDII中最具全球投资 “模样”的。该基金的91%资产用于股票投资,且全部是主动型投资,这在目前披露的QDII基金中独此一家。不过,该基金的具体投资同样偏向港股。各地市场的布局是中国香港市场(占净值45%)、美国和英国市场(占净值19%,主要是投资印度和韩国上市公司)、澳大利亚(7.6%)、新加坡(7.4%)、泰国和印尼各5%。

  个股重配风格迥然

  除去个股外,三只QDII基金在行业和个股选择上也风格迥然。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显然比较看好亚太市场的基建、资源和服务类行业。该基金在石油天然气和金属采矿业的投资占到了股票投资的近三成,主要投资对象为印度的炼油企业和澳大利亚的铁矿石生产商力拓、必和必拓。在房地产业和建筑工程业上投资了近两成,主要瞄准印度、中国香港等市场。另外,该基金也看好中国的电讯服务商和大型保险公司。

  华夏全球精选基金的股票投资主要是大型H股,且行业相对集中,52%的股票投资中有三分之二投向能源和金融两大行业的股票,具体投资包括中海油、中石油中国神华中国石化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平安,均为去年下半年市场关注度最高的股票。

  南方全球精选的H股投资与华夏全球略有不同,虽然同为投资大型H股,该基金相对更多投资于工业、电信行业,其第一、第二大重仓股分别为中铁和中移动。另外,香港本地地产商新鸿基则进入第三名。行业的相对分散,可能是南方全球精选净值损失相对少一点的原因。

  相关链接:

  基金系QDII投资各有所爱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