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金三次剧烈震荡大转身 牢牢掌握股市话语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0日 13:29 理财周报

  理财周报特约作者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 魏慧君/文

  2007 年,从年初的2728 点至年末的5262 点,上证指数上涨96.66%,沪深300指数上涨161.55%,深证综指上涨162.81%,同期股票—股票型基金上涨126.84%,股票—指数型基金上涨141.48%,混合—偏股型基金上涨116.77%,混合—平衡型基金上涨109.69%,总体上主动投资的股票方向基金为投资者取得了翻番的收益。从整体上看,从2007 年1 季度至4 季度,基金的业绩与全市场主要指数走势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

  虽然股票方向基金连续两年取得翻番的收益,但相对于以往,2007 年的市场体现出更加剧烈的结构性调整。在同样是上涨的环境中,2007年的行情经历了两种明显的结构性转变,市场上涨的主力由最初的低价股、题材股逐渐转移至蓝筹品种。

  特别是经过5·30 的大幅下跌,基金对蓝筹股的坚定持有在其中所起到的示范作用迅速挥发至整个市场,由此推动了一波轰轰烈烈的蓝筹发力上涨的行情,这期间蓝筹股的集中爆发成为推动2007 年指数强劲上涨的主要因素;而中小板块则偃旗息鼓,经历了长达半年的价值回归。

  不过行情发展至后期,蓝筹股进一步上涨导致其中蕴含的估值泡沫加大,随着市场后续资金链的断裂,由此拉开了针对蓝筹股的集中调整。此时,中小板块则重新归于活跃。

  这种蓝筹股与中小板块之间此起彼伏的关系成为2007 年市场运行的主要体现,而其背后隐藏着的仍然是不断攀高的估值水平与流动性充裕之间的矛盾。在这对矛盾的挤压之中,结构性的变动一方面对各类型投资者造成巨大的风险,一方面也孕育出新的投资机会。

  具体来看,2007 年中国基金业的行情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年初至5月底,中小板块以及题材股涨幅居前;6月至10月,蓝筹基金表现突出;11月至12月,中小盘基金重新焕发活力.

  上半年:中小板块

  以及题材股涨幅居前

  中小板飞涨,基金遭遇边缘化

  第一阶段从2007 年初至2007 年5 月底,这段时间属于基金表现相对滞后的时期,超跌股、低价股、题材股成为市场上涨的主流。

  行业方面,纺织服装、有色金属、建筑业、医药、采掘、电子等中小板为主的品种上涨幅度突出;相反,大盘蓝筹、基金重仓等品种走势凝重,远远落后于市场平均水平,以金融保险、食品饮料、机械设备、钢铁、交通运输为代表的蓝筹板块明显落后于其他小板块行业的表现。

  这期间,根据基金操作风格的不同具体又可以分为一季度和二季度两个阶段。

  一季度基金体现出攻防结合的特征。一方面,对处于市场权重地位的金融等部分蓝筹板块,基金努力保持原有仓位甚至继续增仓,总体表现出防守型的操作思路。另一方面,基金在积极调整持仓的灵活性,增加对成长型品种的持有,其间对于部分中小板块的追逐有利于其把握市场短期出现的获利机会。

  从二季度开始,基金减弱对一季度涨幅过大的中小板块的追捧,转而寻求具备长期业绩支撑的权重蓝筹,在行业上的分散配置开始向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市场权重蓝筹集中,这一时期被基金大幅增仓的采掘行业、金融服务、其他制造业、金属非金属、房地产等涨幅并不明显,但它们具有的长期价值支撑较好的满足了基金谨慎操作的需要。

  在这个时期基金的仓位布局更加显示出其置风险防范于首位的操作理念。5 月份,基金的仓位调整更加侧重于市场系统性风险的防范。一方面价值投资的理念得到放大,在各行业内部,基金抓大放小,更加侧重于对有坚实价值支撑的蓝筹个股、龙头品种的持有,这一时期价值集中投资的现象非常突出;在各行业之间,基金在对前期高涨幅的行业及时获利了结的同时也将仓位重点转向抗跌性强、前期涨幅不足同时收益相对稳定的板块。

  由于基金在这段期间仓位操作上的谨慎态度,特别是题材类股票脱离其基本面的飞涨与基金价值投资理念的相左,导致基金总体的业绩与市场主要指数之间的差距呈逐渐扩大的趋势。

  这期间,上证指数上涨49.25%,沪深300 指数上涨88.02%,深证综指上涨116.63%,基金方面,股票—股票型基金上涨56.34%,股票—指数型基金上涨75.54%,混合—偏股型基金上涨55.25%,混合—平衡型基金上涨53.77%,主动投资的股票方向基金的业绩明显落后于被动投资的指数型基金,基金的业绩被淹没于众多中小板品种的过度上涨之中,并未能取得与市场一致的收益。

  这个阶段属于基金被边缘化的一段时期,中小盘风格的基金成为其间市场涨幅最大的基金品种,其中像华夏大盘精选、中邮核心优选、东方精选、华安宏利、光大保德信红利等在这段期间的表现为其后续继续保持优势地位奠定了先发优势。

  二、三季度:蓝筹基金表现突出

  蓝筹股崛起,基金重掌话语权

  第二季度段开始于2007 年6 月,终止于2007 年10 月份。这段时期属于基金大放异彩的阶段。随着5·30 的大幅调整,由此引发市场强烈的结构性变动。前期涨幅突出的低价股、题材股在6 月份的调整中受灾严重,现实的风险教育促使市场中各类型投资者将目光转向前期备受冷落的蓝筹绩优品种,从而引发了一轮蓝筹发力上涨的行情。该时期内,基金重仓、大盘蓝筹成为支撑市场上涨的主要力量,同时各行业之间也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采掘业、金融保险、房地产、钢铁、食品饮料、机械等蓝筹板块成为资金追捧的主要对象,而纺织服装、电子、医药生物、商业贸易则从此步入长达半年的调整过程。根据基金操作的情况看,可具体分为两个阶段,其中三季度为基金对蓝筹集中持有最坚定的一个阶段,随后9 月份及10 月份为基金寻求新的仓位配置的阶段。

  6 月份至8 月份主要是基金对市场引导作用最突出的一段时期,这段时间基金的仓位完成了从兼顾大中小型行业向价值蓝筹板块的转移。这一时期基金的操作遵循长期看好后市的思路,本着价值投资的理念,从人民币升值、资产重估、产业结构升级三个方面在各行业之间进行布局,6 月份主动型的股票方向基金继续保持了优越的业绩,价值投资理念重新回归,基金对于市场的话语权开始得到树立;特别是在7 月份的行情中,基金二季报中显示的基金对于后续重仓板块的看好迅速填补了市场板块更替过程中出现的空白,成为引导市场的主要动力,在这个月中基金最大限度的享受到了前期仓位调整所带来的收益,市场热点板块与基金投资取向取得了高度一致,基金对于市场的话语权进一步得到强化。

  进入8 月份后,基金的仓位布局依然贯彻了二季度以来形成的思路,主要围绕消费升级,产业结构升级以及资源价格重估几个大的主题进行配置;不过随着蓝筹股估值泡沫的放大,8月份基金选择了对部分涨幅过高的行业进行策略性操作,将资金适当的配置于具备概念型的,同时有一定业绩支撑和估值优势的板块。其间受到市场普涨的影响,股票型基金、偏股型基金的净值增长要明显落后于指数型基金的表现,同时也落后于市场指数的涨幅。

  9 月份至10 月份为基金仓位变换的过渡时期,其间基金曾经坚持的三大投资主题已经开始趋于发散,基金一方面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对房地产、采掘业等资源型行业和机械设备等产业结构升级下的行业继续实施战略性持有的态度;另外一方面,蓝筹股高估值压力也迫使基金在投资品种的选择上更多顾及业绩之外的其他因素:节能减排、环保、重组等题材品种成为基金战术性增仓的主要目标,热点的分散造成基金在仓位的布局上进一步倾向于中小板块;此外,对于风险的规避已经成为基金操作的主要指导思想。此期间的大部分时间里,市场表现为中盘板块活跃、大盘蓝筹和中小板块低迷的梭形发展特征,这样的行情有利于基金主动投资和价值选股优势的发挥,而指数型基金受制于大盘蓝筹低迷的表现,未能赢得市场。

  这段时期,上证指数上涨48.84%,沪深300 指数上涨49.54%,深证综指上涨29.68%,基金方面,股票—股票型基金上涨41.76%,股票—指数型基金上涨45.45%,混合—偏股型基金上涨39.99%,混合—平衡型基金上涨38.45%。其中主动投资的股票方向基金与市场主要指数之间的走势缺口呈逐步缩小的态势,这段时期基金对于市场走势下跌引导作用已经非常突出,因此它们能够在市场发力上涨的过程中最大程度的分享市场上涨带来的收益。这段期间是蓝筹风格基金突出的一段时间,部分基金凭借银行、地产等蓝筹板块的上涨迅速弥补了一季度以来留下的收益落差,相对业绩出现大幅度提升,从而跻身2007 年优秀基金的行列。其中的博时、融通等旗下大盘蓝筹基金表现尤为突出。

  年底中小盘基金重新焕发活力

  市场再现轮回,基金仓位大变局

  第三阶段主要包括2007 年11 月及12 月份。从11 月份开始,市场重新进入了一个新的调整期,受到估值偏高的压力,蓝筹股成为这一轮调整中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其中,有色金属、采掘业、金融保险、房地产、钢铁等行业所遭遇的调整力度最大;相反,信息技术、医药、农林牧渔、商业贸易等中小板块一方面自从2007 年中期以来已经过较大程度的泡沫挤压,价值支撑的力度相对突出;另外一方面,这些板块内的一些抗周期性品种也逐渐成为资金的新宠,从而使得中小板重新焕发活力。

  在市场面临新的结构性转变时期,基金的行为仍然保持了先于市场运行的节奏,在市场不断向底部下滑的过程中,基金的投资风格也出现大幅度变化,这段时期之内,基金对于蓝筹股的大力度减仓行为彻底中止了其从二季度以来确立的仓位格局。从而较大程度的避免了11 月蓝筹股大幅下挫所带来的净值折损,虽然基金的业绩无法脱离市场的基本面,但是相对于市场各主要指数,基金仍然表现出较好的投资优势。

  从12 月初开始,行情开始逐步止跌企稳,在这轮行情中,市场风格的转变比较明显,大盘蓝筹股虽然终止了连续阴跌的势头,但是资金面的关注度并未得到提升;新增资金重新燃起对中小板块的追捧,这段期间中小板块和蓝筹板块之间逐级扩大的分化走势成为市场反弹过程中的一大特色。不过从我们对基金净值的跟踪上看,手握充足资金量的基金并未因此投入对中小板块的追逐之中,其谨慎的态度依然比较明显,其股票仓位也并未随着市场的回暖而出现明显提升,这些因素都促成了12 月份基金业绩未能跟得上市场的走势。受到中小板全面上涨的影响,投资风格偏于灵活的品种重新成为市场反弹的最大受益者。这段期间,市场既经历了11 月份的大幅调整,又经历了12 月份的反弹行情,但是基金在仓位上则保持了一贯的谨慎心态。

  这段时期,上证指数下跌11.64%,沪深300 指数下跌6.16%,深证综指下跌1.13%,基金方面,股票—股票型基金下跌3.42%,股票—指数型基金下跌5.00%,混合—偏股型基金下跌4.14%,混合—平衡型基金下跌3.44%。总体上看,由于基金早在10 月份以来的行情之中就开始针对市场风险进行仓位的准备,特别是在11 月份市场下跌伊始,基金已经开始大力度减仓,因此较好的保护了前期的运作成果。这段期间,大盘蓝筹股成为受灾最为严重的板块,而中小板块跌幅较浅,特别是12 月份市场出现反弹之后,中小板块成为支撑市场回升的主要力量,因此风格偏于灵活的中小盘基金在2007 年底的行情中受益最为突出。

    欢迎订阅《理财周报》!
    订阅电话:020-87385997(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邮发代号:45-138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