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金3万亿资产监管疏而有漏 百万公关费赴京寻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8日 08:19 每日经济新闻

  BY 祁和忠 每日经济新闻

  牛市创造了许多空前的纪录,国内基金管理资产规模轻松跃上3万亿元大关就是其中之一。但牛市也掩盖了大量真相,监管部门对基金“老鼠仓”的查处在时隔半年多之后,仍迟迟没有下文就是明证。当基金公司越来越多地把“老鼠仓”、“寻租”等当作正常行为予以对待时,3万亿元资产的安全就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基金监管疏而有漏

  去年以来,国内基金业实现了超常规的跳跃式发展,公募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已超过3万亿元,大量中低收入家庭将多年的银行储蓄转换为基金份额,成为资金推动型牛市中的一个重要发动机。

  在基金业一年翻三番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基金公司通过基金分拆、大比例分红等极具争议的手段大搞持续营销,进行跑马圈地式的扩张,并得到了证监会基金部的鼎力支持或默许。

  但当监管者一味热衷于推动基金公司做大规模的时候,其保护投资者,保证市场的公平、效率和透明,并降低系统风险的职责却似乎被疏忽了。以分拆或大比例分红的方式,通过1元净值吸引不明真相的投资者入市,不但威胁到这些投资者的切身利益,而且也导致大量资金短期内涌入市场,加大了股市的系统性风险。

  再以基金公司所从事的 “类基金”投资咨询业务为例,“类基金”通常以银行理财产品的形式发行,但实际上由基金公司进行投资管理。由于基金公司在管理“类基金”时,不但可以提取管理费,而且可以获得20%的业绩报酬,这必然与基金公司旗下只提取管理费的公募基金形成利益冲突,让基金公司有足够的动力将“类基金”变为3万亿公募基金的“老鼠仓”。

  基金公司为“类基金”提供投资咨询业务,主要依据是证监会基金部于2006年初内部下发的《关于基金管理公司向特定对象提供投资咨询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但该《通知》仅对防范利益输送作了一些很原则性的规定,具体如何执行则全凭基金公司自觉行动,从而为基金“老鼠仓”大开方便之门。

  资产安全谁守护?

  值得重视的是,如果重发展轻监管成为发展模式,不但可能会让基金 “老鼠仓”更加肆无忌惮,而且也会引起基金业发展秩序的混乱,让基金公司在不断强化的自我膨胀中丧失其履行受托人义务的愿望或能力,逾3万亿基金资产的安全缺乏有效的保护。

  在去年基金业的“大跃进”过程中,一些大基金公司之所以能够快速膨胀,凭借的主要是新基金批文、老基金分拆指标、“封转开”等,这令整个行业处于一种心理失衡状态。要发展,就要搞关系,这几乎已成为业内共识。某基金公司的从业人员深有感触地说:“寻租可以提高效率。”

  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位中型基金公司的管理人员每年的公关费用就达二、三百万元之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用于赴京买礼品搞上层关系等,基金公司正常的商业往来与有组织的商业贿赂之间似乎并无明显界限。虽然这个行业也制定了不少法规,但却不被信仰,很多形同一纸空文,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