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金是跑马圈地还是精耕细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6日 08:00 每日经济新闻

  BY 赵迪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行业的发展程度看,基金业面临巨大的分化,“跑马圈地”仍是目前基金公司首要任务,现阶段通过细分市场来规避同质经营会因不确定因素较多易被市场淘汰。此言一出,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因为在此之前,天相投顾总经理林义相指出,基金公司应精耕细作,以避免基金业同质化的风险。

  我们认为,基金行业在过去的几年中的最大问题就是只重视 “跑马圈地”而忽略了“精耕细作”。殊不知,圈来的地长久不耕作便会长满野草,最终荒芜下来。

  于华总经理给出的理由是目前国内的基金业没有达到完全成熟的地步;在成熟的基金市场里,基金市值与银行储户存款之间不能有太大的差距,目前国内基金总市值仅为银行储户存款的十分之一多。

  然而,我们认为,一个新兴行业的崛起绝非朝夕之间,基金行业也是如此。作为一个专业性要求极高的行业,基金业的成长绝非一日之功;当然,它的发展过程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当前的基金行业当然处于一个快速扩张的阶段,基金公司忙于跑马圈地当然也无可厚非。但这并不能够成为基金行业产品雷同、缺乏差异化特征的理由。恰恰相反,这一轮牛市激发了老百姓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情,理财市场空前火爆。地球人都知道,作为这一市场的最重要的主体——基金管理公司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问题是,面对这个机遇,基金管理公司应当去做些什么事情?如果仅仅满足于跑马圈地——只重视规模的扩张而忽视了产品线的构建、细分市场的规划,最终会白白错过难得的发展机遇。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基金产品作为一种金融商品不同于其他的实体商品。我们看到,这一轮牛市行情的财富效应吸引了很多新基民的加入。其实,这些基民对基金市场缺乏足够的了解,仅仅是看到此前的投资者购买基金产品后获得了高额的回报才进行投资的。随着市场出现阶段性的调整,这些新基民的热情也随之退却。这给我们带来了很深刻的启示:我们以为老百姓的理财观念在进步,但事实并非如此。由于基金管理公司和代销机构在投资者教育工作方面的匮乏,老百姓选择基金存在的一定的盲目性,所谓的理财观念其实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仅仅是财富效应引发的一股热情而已。如果是这样的话,基金管理公司仅仅满足于跑马圈地,那么随着行情的大幅波动,基金管理公司旗下产品的份额规模也必然会随之出现大幅波动。

  于华总经理一方面说基金公司必须牢牢抓住客户,做大公司的规模和品牌,才能在未来的细分化市场中取胜;一方面又讲如果基金公司在目前就盲目细分市场,很可能导致公司和产品的竞争力下降。可是,如果没有针对细分市场的特色产品,又拿什么去“牢牢抓住客户”呢?

  成熟的企业管理者往往懂得居安思危的道理。在繁荣的周期中,要进行足够的储备以便应对今后有可能出现的萧条,也只有这样,在艰难的收缩周期中才能够从容过冬。正因为基金行业处于大繁荣周期的初始阶段,基金管理公司更应当未雨绸缪,加强基础建设和产品创新,通过“精耕细作”培育出自身的特色与长处,提升公司和产品的竞争能力。如果没有足够差异性和特色的产品供老百姓选择,期待基金总市值接近居民储蓄规模只能是一厢情愿而已。等到证券市场繁荣期出现转折,再去“穷则思变”地谋划产品创新,恐怕会是难上加难。

  总之,对于基金管理公司来说,闭着眼睛不愁发产品的好日子可能已经在无形之中离去了。尽管2008年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都不乏投资机会,但对于基金新产品发行来说,或许会迎来2006年以来最严峻的一次考验。从“跑马圈地”转向“精耕细作”应当是基金管理公司必须要考虑的选择。稿件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