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私募基金之分离债套利秘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4日 03:50  第一财经日报
私募基金之分离债套利秘诀
私募基金之分离债套利秘诀 插图/刘飞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正当很多投资者被近期股市的大跌搞得有点焦头烂额之时,姜先生(化名)昨日却在证券公司的大户室里悠闲地喝着咖啡,对《第一财经日报》侃侃道来他的投资故事。

  姜先生,30多岁,某私募基金经理,手中掌握上亿元资金。不过,他打理的这个私募基金和别人有点不同,只有他一个人,而且他既不打听各种内幕消息,也不用股海捞针似的选股,每天只是看看上市公司的公告,就可以获得翻倍的年化收益率:他做的基本是无风险或低风险的套利交易。

  对国内的股市投资者来说,套利交易可能还是个陌生的名词,但对境外市场的投资者而言,对套利交易无疑要熟悉很多。套利交易最主要的原理就是利用不同市场之间的不合理价格差异来谋取低风险利润的一种交易方式。

  首战马钢

  “由于A股市场是单边市,因此以前的套利机会很少,不过随着权证等衍生市场的设立,A股市场的套利机会也开始多起来了,尤其是在可分离债开始发行以后。”姜先生表示。

  “我记得第一个发行可分离债的上市公司是马钢股份(600808.SH),当时马钢只有3元钱左右,很少有人注意这里面的套利机会,一些机构也都把马钢的可分离债当新股打,更多的机构根本就没关心,而我在马钢这次套利机会上一个月不到就挣了超过20%。”

  姜先生介绍,马钢发行可分离债的套利机会就在于其债券附赠的认股权证的行权价为3.40元,而其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却为3.32元,低于其行权价,而且当天有很长时间的股价均低于3.40元,他在当时敏锐地发现了这一价差,并经过精确计算后选择大举买入马钢。

  姜先生解释道,上市公司的股价一般都会上涨至行权价以上,因为认股权证的存续期一般会短于债券的存续期,上市公司可以利用行权认股的资金去偿还债券本金,而一般可分离债的发行规模都不小,这样可以有效减轻上市公司的还款压力。

  “很快马钢的股价就涨到3.40元以上,等马钢CWB1(580010.SH)上市之后股价涨得更快,我买入不到一个月就到4元多了,再加上配售可分离债赚的钱,不到一个月我的收益率就超过了20%。”

  “不过我还是抛早了,马钢正股过了一个月又到了6元多,实在是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

  再战武钢

  在姜先生看来,投资股市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做股票首先要身体好,其次要心情好,而风险过大带来的压力可能会使心态产生变化,从而影响判断,因此他只从事无风险或低风险的套利交易。

  “与其从1000多只股票中大海捞针一样地选股,我不如把这个工作交给证监会。”姜先生戏言道。在他看来,只要看看可以发行权证的上市公司条件就可以知道,能发可分离债的公司基本都是权重的龙头型上市公司,而发行前还要过证监会发审委这一关,公司的质地应该不会有大问题,他所需要做的只是分析一下发行可分离债的各种条件如行权价、存续期等,然后找几份行业分析师的研究报告看看公司股价能达到的估值区间就行了。

  “套利也要及时总结操作经验,争取收益最大化。比如我在马钢上抛早了,后面的几个可分离债我就持有时间比较长,就算其股价超过了行权价,只要股价的运行趋势没有走坏,我还会多持有一段时间,毕竟那时我有行权价保底,赚钱已经没问题了,只是争取收益最大化罢了。”姜先生表示,“我在后面武钢的可分离债上的收益就超过了40%。”

  交易策略

  现在,姜先生还持有中信国安(000839.SZ)、深高速(600548.SH)、日照港(600017.SH)等多只发行了可分离债的个股,其中也同样蕴含着套利机会。以中信国安为例,其认股权证国安GAC1(031005.SZ)的行权价为35.50元,较其正股中信国安昨日的收盘价29.49元高出20.38%,这也意味着20.38%的套利空间。

  不过,姜先生提醒,上述套利交易也还是有一定风险的。就以上述中信国安为例,上市公司一般而言肯定希望股价能涨到行权价上方,但要注意上述认股权证的存续期有2年,股价只要在快到期时涨到行权价上方就行了,因此选择合适的逢低介入时机就很重要,否则你现在买入正股持有2年的收益可能也只有20%,当然也有一旦大势转弱股价下跌的可能。

  此外,在不同的市场状况中也要有不同的操作策略。就以上半年的牛市为例,他同时持有武钢的正股和权证的策略就使其收益率远超马钢,但在近期的市场状况中,对本周上市的日照CWB1(580015.SH)他就会选择先获利了结,只留正股到其涨过14.25元的行权价。

  姜先生最后表示,其实类似的套利机会还存在可转债和以前的股改承诺中,如农产品(000061.SZ)当时股改承诺的4.25元收购价,在当时就是一个明显的无风险套利机会,关键是在于要仔细研读上市公司的公告和有关条款。张志斌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