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两年造就一个大基金公司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0日 08:34 理财周报

  理财周报记者 张景宇/文

  有媒体这样评价长盛基金:长盛正盘出大底,到了拉长阳的时候了。

  的确,作为业内的“老十家”之一,长盛基金管理公司今年以来变化很大:7月,新加坡星展资产管理公司成为外资股东,长盛成为中外合资基金公司;10月,长盛获得了首批QDII资格,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向前迈进一大步;不久前,大股东国元证券成功上市,长盛迎来了股东稳定、战略明晰的大跨步发展。

  日前,记者采访了由国元证券原副总裁履新长盛基金董事长刚刚半年的陈平先生,这位有14年从业资历的资深证券人对行业发展和公司发展提出了诸多精辟观点。

  长盛基金管理公司1999年3月成立,旗下封闭式基金同益累计净值超过8元,在同类基金中位居前列。公司比较重视回报,管理的资产规模目前为700多亿,累计分红已经接近百亿。

  基金公司董事长的工作重心是什么?

  记者:有种说法,基金公司董事长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与其他基金公司老总经常碰头,一起拍板哪些股票、行业是下一轮热点?

  陈平:呵呵,这我倒没听说过。董事长的职责首先是配合班子,与股东沟通;其次是了解中国基金业发展趋势概况,尤其是现阶段,基金公司往哪儿走。老实讲,我现在与股东沟通,尤其是与行业部门主管沟通方面还需要加强。

  我现在的重点是如何让称职、优秀的专业人才执掌重要岗位,另外就是敦促公司加强营销渠道建设。

  专户理财和收费模式变化,将引导基金公司不单以绝对规模取胜

  记者:您对今年国内基金业规模急剧扩张怎么看?

  陈平:现在国内基金公司都在跑马圈地,努力把市场份额做大。这样做,有其合理性。基金规模扩大,管理费相应增多。而且,在很多方面,包括市场的影响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规模优势就会凸显。当然,随着专户理财市场的开放,收费模式的变化,将引导基金公司不单单以追求规模的绝对量来取得收益。

  因此,从长期来,基金公司还是要扎扎实实地练好内功。为持有人带来长期稳定的回报自然就会赢得持有人的尊敬,长期份额也不会差。长盛内部也在倡导一种文化共识:基金管理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基金之道,不在朝夕之“赢”,而在长久之“盛”。

  规模扩张今年依靠业绩,未来将走向品牌和服务

  记者:国内基金业现在流行这样一种观点:基金行业在发展初期,竞争利器是投资业绩;到了成长期,竞争焦点是基金营销;而到了成熟期,则需要围绕客户服务和品牌营销来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你认为国内的基金业正处于哪一阶段,长盛基金目前的竞争策略是什么?

  陈平:我认为现在的市场应该是处于成长期,基金业发展既要靠营销,也要靠业绩。不过,今年依靠业绩更明显一些,未来将走向品牌导向、强化服务

  说到营销,长盛前几年发展缓慢,也与在营销渠道上的“单兵推进”、发行面比较窄有关。对基金的销售来说,四大银行的渠道优势明显,各公司现在都非常重视。我们在加强与农行合作的同时,已经与中行、建行建立了长期稳定关系,与工行也将进入合作阶段。在券商渠道方面,我们和全国券商都建立了合作关系,初步建立起全国性的营销网络。总的来说,我认为公司应拓宽并深耕渠道。

  公募面临国际化机遇,更吸引基金经理

  记者:对于一个基金管理公司而言,人才是最核心资产之一,不过这种“资产”的流动性特别强,您认为基金公司怎样才能留住优秀的基金经理?

  陈平:对基金公司这样的智力企业来说,人才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我的主要职责就是让公司用市场手段留住人才,让他们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基金公司面临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能够亲临波澜壮阔的大发展时期,对基金经理来说也是充满魅力的。如果公司能够做到待遇留人、文化留人,绝大部分基金经理还是愿意留在公募基金中。公募基金的平台更广阔,能为他们带来更全方面的发展。

  长盛的投研团队目前有40多人,在行业内是人数较多的,投研团队是基金经理的储备库和后备军,由于我们储备人才较多,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基金经理离职的风险。

  “(私募)小作坊模式注定不能成为主流,也不可能‘长盛’”

  记者:刚才您说到公募基金与私募相比有平台优势,能否具体谈一下?

  陈平:基金的投研与私募和券商大不相同。首先,基金公司都有一个先进的投资决策系统和风险管控系统,这一点,私募和大部分券商即使有,也不完善;第二,基金公司除了与全国的金融研究机构保持顺畅的沟通,还会及时获得一流券商及研究机构的分析报告。作为买方,基金公司的研发是建立在卖方的研发成果之上的二次研发。

  另外,在上市公司调研方面基金也其有特殊优势。比如,一家基金公司管理着数百亿甚至上千亿元资金,对不少上市公司,他们都可能是位居前列的大股东。如果基金经理要去一家上市公司调研,和公司管理层沟通,通常更容易,也能更全面了解公司。但是私募,三五个亿再一分仓,规模毕竟有限。所以,今后证券投资业的发展方向,是团队合作、资源共享,私募基金如果只靠三五个人,凭感觉操作的小作坊模式注定不能成为主流,也不可能“长盛”。

  一两年可造就一个大基金公司

  记者:你在履新长盛基金公司董事长的时候提出“伏久者,飞必高”,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您对现在的长盛还有感到不满意的地方,认为它在未来应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陈平:长盛的发展不够快,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与过去股东持股过于平均化有关,过去对基金的规模扩张重视不够。

  我们与基金业位居前列的公司存在差距这并不可怕。有几家公司前两年也不突出,当时他们比起南方基金这些一线公司差距很大,可是一两年时间他们就做起来了。只要我们把企业激励搞好、在品牌、渠道建设上加大投入力度,一至两年也会成长起来。

  学西方,基金经理负责仓位,行业、配置有专人负责

  记者:那么,您打算如何具体实施长盛的腾飞计划?

  陈平:就目前来看,制约长盛发展的瓶颈主要在于

开放式基金规模偏小,产品线还不够宽。因此今后公司董事会将支持公司在激励政策上向开放式基金倾斜。

  另外,还有基金经理的布局也很重要。西方基金经理都是团队型,不同的行业都有分工,资产配置也有人负责,基金经理则负责仓位。如果长盛的规模再翻一番,可能要按这种模式运行,这样团队优势就发挥出来了。

    欢迎订阅《理财周报》!
    订阅电话:020-87385997(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邮发代号:45-138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