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让基金投资更加理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0日 05:46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赵彤刚 北京报道

  由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年鉴主办、中国证券报协办的中国基金投资者服务巡讲活动日前顺利落幕。活动足迹遍及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15个大中型城市,共有13000名投资者现场参与,有力地促进了理性投资理念深入人心。

  投资心态需转变

  中国基金投资者服务巡讲活动自今年7月份于北京拉开帷幕后,历时近半年时间,许多基金公司相继加入巡讲活动中,如泰达荷银、南方基金等。巡讲活动特别邀请了部分业内专家现场作报告。如英国施罗德公司中国总裁高潮生在多场活动中,向大家讲演了怎样才能成为一位成功和理性的基金投资者。

  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和投资心态,对基金投资者尤为重要。在基金投资当中存在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准则,如应该做一位投资人、而不是做一名消费者。很多人可能不理解,投资人跟消费者二者之间存在着差别,也就是他们在思维、心态上有很大区别。假如有人想买一个茶杯,有两元或三元一个的,很多人会买两元的杯子。因为以最低价值实现杯子的使用权,作为消费者而言这一决策是正确的。但作为投资人,这种选择可能不妥。因为投资人注重的不是杯子今天的使用价值,着眼点是今后其价值会涨到多少。

  在中国基金市场上就存在着很奇怪的现象,比如一元钱的基金很火,一些投资者会卖掉高价基金而转入低价基金。这种希望以最低价格买入基金的想法,仍然只停留在一名消费者的心理状态上。

  很多基民是从过去的股民转过来的,股票投资和基金投资之间有相似性,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基金的价格不是由供需平衡决定的,而是由所持的资产组合的价值所决定的。所以不能认为热门基金像热门股票一样,买的人越多价格就会越会上涨;反而火爆的基金有可能意味着未来业绩会下降,因为大量资金涌入之后,会导致基金经理由于资金压力而不得不购买股票,甚至是购买并不熟悉的股票。

  投资回报预期要理性

  对于任何基金投资者,都应该有一个理性的投资回报预期。1926年到2006年的81年,是美国股票市场最繁荣的时期。在这81年当中,美国股市的年平均增长率是10.2%。

  而中国股票市场从1990年底到现在,年增长率是32%。在过去两年当中,也就是从2005年7月到2007年的10月,年平均增长率更是高达122%。作为一名理性投资人,应该要有一个合理的投资预期,不能以122%作为投资回报预期,基金不败的神话是不可能持续的。

  资本市场投资有两类风险,一类是市场风险,或叫系统风险;一类是个股风险。基金投资只能降低第二类投资风险,但对于系统风险,基金是无可奈何的。当整个股市下跌的时候,基金不可能独善其身。投资者在买入基金时要有理性心态和思维,知道基金投资有可能会下跌,明确合理的投资回报预期。

  对投资风险应有足够认识

  近一两年,基金不凡的经营业绩,催发了公众投资者的基金申购热潮。但全国人大财经委基金法起草工作首任组长王连洲指出,目前基金与股市共舞、靠“天”吃饭的局面,并没有大的改变。“牛市中基金可以赚个钵满盆溢,而熊市中业绩照样下滑,甚至亏损。近几个月进场的投资者,应当已经感受到了这种风险。”

  因此,投资者对于投资基金的风险要有所认识。基金投资属于金融投资,就是以今天确定的投入去博取未来的不确定回报。其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未来的收益,不是为了今天的消费,所以未来投资回报是投资的唯一目的;二是今天的投入是确定的,但是未来的回报是不确定的。所以把这两重含义包含在一起,就说明了投资的风险在于其收益的不确定性。

  在投资的时候风险是无法规避的,投资风险是跟着投资的定义与生俱来的。投资人可以做到把风险降低到尽可能低的程度,但绝不可能没有风险。从这个角度来讲,投资者必须清楚哪种类型的基金最适合自己。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及投资目标,确定自己的投资期限及风险偏好,然后再选择投资基金。只有对投资风险有了足够认识,才能成为一名理性的投资者。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