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刚性调控失效呼唤对冲工具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0日 08:56 21世纪赢基金
“我国股市目前还没有做空机制,这就像一辆车,只有前进挡,没有刹车挡和倒车挡。如果这样这个车只能往前开,遇到问题就不好办了,股市涨的时候大家才能赚钱,股市掉就都被套住。” 不久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做了这样一个比喻。 似乎是为了印证这种说法,A股没几天就出现了幅度较大的一轮调整,11月1日开盘时上证指数为5978.94点,8个交易日后最低下探到5032.58点,跌幅15.29%。上证指数还创造了9年来8%的单周跌幅历史纪录。 散户大面积套牢、基金公司纷纷出现久违的跌破净值现象。此时,想起成思危的话,许多投资者定会盼望越来越多的衍生品工具出台。 刚性调控的失效 实际上,应对股市的风险,管理层一直在采取各种措施。 首先,管理层采取的是一种比较软性的“防风”措施——资者风险教育。显然,这种教育在股市的“财富效应”的掩盖下被轻视了。更多的流动性源源不断流入股市。股指被推高到4200点之上,于是“5·30”管理层采取了更加激进的做法——调整印花税税率。受之影响,A股重挫。 但投资者的信心很快恢复,税率调整12天之后,上证指数重新冲过4000点,并在8月23日突破了5000点。管理层调控的方式开始转为吸收证券市场的流动性。作为市场的显性并容易控制的主力——基金便成为调控对象。 调控措施之一是暂停新基金的发行。自8月21日限量100亿发行光大保德信优势配置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后,再未有A股新基金获批发行的消息传出。 措施之二是开闸QDII,从9月12日起,南方、华夏、嘉实、上投摩根先后发行自己的QDII产品。 措施之三是限制基金持续营销。尽管暂停了新基金的发行,但基金规模仍持续扩大。10月初,基金公司资产管理规模超过3.2万亿元。11月4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基金行业风险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基金的持续营销进行了限制。 配合基金吸收流动性的同时,在管理层的鼓励下,建设银行、中国神华、中国石油相继回归。 然而,流动性的紧缩造成了11月以来股指的大幅波动,投资者受损严重,基金未能幸免。于是,管理层又开始考虑向市场投放更多的流动性,基金重新发行提上日程。 迫切需求金融衍生品 深圳某券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员认为,管理层不断的调整政策是种事后管理,而非化解股市风险的及时药,处理不当反而会造成市场波动,给投资者带来损失。而金融衍生产品对风险控制是一种结构性的完善。 联合证券研究所杨戈认为,如果A股市场有更多的金融衍生品,或许(股市)波动不会那么大。 实际上,金融衍生产品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为了防范基础产品风险而设。出于规避汇率风险的需要,在芝加哥商品交易交所(CME)诞生了首份外汇期货合约。之后,金融衍生品发展为远期、期货、期权和掉期等形态,无不可以作为防范风险的工具。深圳某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认为,香港因为开发了非常丰富的金融衍生产品,政府几乎从不干预市场,从而减少了系统性和政策性风险。 南方基金QDII基金经理谢伟鸿认为,一个资本市场的成长需要更多的工具使这个资本市场更健全、长远、稳定。 当然,金融衍生产品使用不当亦可能造成风险。早在1993年,深圳就推出以深圳综合指数为标的的3、6、9和12月份交割的4 种合约和深圳A股指数为标的的另外4种合约。由于深圳股市当时规模较小,股价因股票供不应求处于相当高位,股指期货不仅难以发挥避险作用,实际上还成为一种投机性极强的工具。1993年9月,深圳平安保险公司福田证券部出现大户联手交易,打压股价指数的行为,监管部门宣布停止交易。 联合证券研究所杨戈介绍,认股权证曾在1992年到1996年推出过,但同样遭到投资者恶炒,最后不得已暂停。 现在的市场显然更加成熟,权重股更加分散,投资者也更趋理性。从目前A股唯一的金融衍生品权证来看,尽管也存在投机行为,但杨戈认为,已经理性许多。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