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金评级发展良莠不齐 机构混战赢利模式不成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2日 08:17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 记者方丽

  伴随着基金市场的火热,作为第三方的基金评级机构逐渐增多。记者粗略统计,目前基金评级机构已有数十家之多,而且不少是这一两年才成立的。中信评级、东方财富网评级、招宝理财工作室 ……一系列的评级网站和机构纷纷出炉。

  基金评级机构悄然增多

  有业内人士调侃说,现在只要是个机构就要弄个基金评级。最近两年,基金爆发性增长带动了基金评级机构的火热。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从2007年开始出现的评级机构数量达到数十种之多,而且还花样繁多,从研究基金经理到分红偏好、风险系数等等,用各种各样的数据来评判基金。

  综合来看,目前的基金评级机构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媒体杂志、网站推出的基金评级,这是近年来比较多的,如《证券时报基金评价》(简称SFR)、《Value》杂志评级、和讯网评级、东方财富网评级、基金买卖网赛先生评级、爱基网同花顺基金评级等;二是券商推出的基金评级,如目前比较权威的银河证券基金评级、中信证券基金评级等;三是科研机构推出的基金评级,这类机构一般依托大学或研究所的金融系研究为背景进行基金研究性质的基金评级,如最近才出来的招宝理财工作室、睿信基金评级研究等。还有其他综合性质的,如天相投资评级、德胜基金研究中心基金评级等。

  评级思路各有不同

  目前对基金公司和投资者比较有影响力的评级机构有三个:晨星评级、理柏评级、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评级。

  晨星和理柏评级都是“舶来品”,而目前新出现的形形色色的基金评级都是本土产品。针对这一点,不少评级机构表示,希望能让本土的基金评级机构树立起权威性品牌。早在2003年时,基金评级机构一度成为整个基金行业的热点,各大券商和研究机构都陆续推出自己的基金评级,各有其分析模式和特点。

  今年10月份才正式成立的招宝理财工作室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评级的总体思路是针对人的研究,也就是研究基金经理,他们分析的范围除了看基金经理所带来的回报率外,还要看基金经理获取收益的持续能力。从研究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等角度来为投资者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另外一个今年成立的和讯中国基金评级,是对成立1年以上的股票型、债券型和配置型基金进行测评。而基金买卖网的赛先生评级是从七个方面进行的,分别是基金表现、选股风格、操作风格、基金经理、基金家族、分红偏好、基金规模。

  晨星评级、理柏评级、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也都有自己的思路。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基金业发展十年间,这些中立机构的评选可以繁荣基金市场,也是一个行业发展的必然过程。各个机构不同的研究思路也满足了投资者不同的不同需求,只是良莠不齐的评级机构需要有关部门的规范和投资者的鉴别。

  遭遇尴尬的现状

  当记者问及为何会成立评级机构时,有不少评级机构表示,晨星、理柏这些国外的基金评级通常是对有三年业绩以上的基金进行评级,而对成立不到3年的基金通常都不做评级。而目前很多基金都是成立不到3年却表现很好的,所以针对这个需求点,为了满足各类基金投资者,出现不少对一些成立期限不到3年的基金进行评级的机构。

  从这个思路看,基金评级机构的增多可以繁荣基金市场,有利于对投资者进行全方位的指导。然而,这一美好的愿望是否能成为现实呢?

  众所周知的是,基金评级有先天性的缺陷,那就是只能根据历史数据分析,对未来的预测能力有限。招宝理财工作室构向记者表示将研究一种能对未来业绩进行分析的方法,他们依托大学作为科研平台进行评级,显然是有不少优势,但即使这样也难掩现状的尴尬。

  从目前不少机构作出的调查报告显示,不少投资者认为看评级买基金不如自己选。还有投资人表示根本看不懂基金评级,甚至觉得里面有黑幕,成为基金公司“忽悠”的手段。

  这是一场全世界都少有的如此多的基金评级机构混战,投资者信任度不高或许成为这些机构成立时所需要面对的最大的挑战。最近一家媒体公布了对基金评级的调查结果显示,26.7%的基金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不参考基金评级或其他参数,44.44%的基金投资者选择基金时不关心基金评级,只有28.89%的基金投资者会参考各大基金评级机构的基金评级。而其中76%的投资者表示看不懂评级表格中的专业评级指标。

  基金评级发展任重道远

  基民人数不断增加,而且完全是散户化天下。仅从今年基金中报来看,88%以上是个人投资者,不少基金的投资者人数高达几百万。激增的基民对基金评级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强,这显然是基金评级机构增多的最大刺激力。另外,也有不少基金评级机构的出现仅仅为了吸引眼球。

  需求导致评级机构的增加,但作为基金行业不可缺少一部分的基金评级机构的公信力还有待提高。国内不少所谓中立的评级机构并不能非常“独立”, 多数评级机构在独立性和赢利性之间游离。券商成立基金研究和评级机构虽然不向参加评级的基金公司直接收取费用,但券商经纪业务却和基金公司的经营运作直接挂钩;媒体的基金评级和被评选人部分存在利益赞助关系。

  不少基民表示,同一只基金在不同的基金评级里有不同的结果,这让人无所适从。这或许才是基金评级所面临的最大问题。“目前中国尚无一家评级机构能够主导市场,所以中国基金业评级始终无法深入人心。”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

  基金评级机构建立之后,面临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就是盈利模式问题。从国外基金评级的历史看,评级机构需要拥有自己成熟的盈利模式以保证基金评级机构持续稳定发展。

  从国内的现状来看,这条基金评级的发展之路还很漫长。不少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基金评级机构还没有有效的盈利模式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从长远来看,基金评级机构应当通过提供多元化的基金评级衍生服务来获得收益。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