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金募资全面整顿 监管层间接调控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0日 23:02 中国经营报

  尽管在市场上寻找“投资洼地”已经越来越困难,监管层也一再通过各种信号为狂热的市场降温,但市场主力机构——基金依然希望通过各种方式筹集“子弹”博取收益。

  由于新基金暂停发行,最近一段时间,不少基金公司纷纷另辟蹊径募资扩张,继建信基金与中国建设银行合作推出理财产品后,华夏、易方达等几家大型基金公司也紧锣密鼓准备与银行发起类似的理财计划。然而证监会基金监管部近日一纸通知,使基金公司不得不推迟或暂停此类产品推介。且按照证监会基金监管部通知精神,现有基金的持续营销也将受到严格规范,不得以“分拆”或“限时申购”等方式“误导”投资者;发行期结束后,在一定时期内,基金规模要保持相对稳定,不得通过持续营销等手段随意扩大基金规模。

  被“斩断”后续资金的基金,将如何迎战可能暂时失血的市场?

  基金“曲线”筹资

  新基金发行审批受阻之后,不想错过此轮牛市行情的基金公司纷纷尝试通过第三方渠道“曲线”筹集资金,与银行合作发起理财计划便是其中之一。

  11月7日,建信基金市场部汪昆告诉记者,建信基金公司与中国建设银行合作的“建信开放式新股申购理财计划”大受投资者欢迎,短短两天时间已经募集了20亿元。据悉,该理财计划的发行规模是30亿元。

  据记者了解,“建信开放式新股申购理财计划”的资产保管人是中国建设银行,建信基金管理公司为投资顾问,并由建信基金的专户理财部负责投资管理,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该理财计划主要参与内地新股网上申购及网下配售、首发可转换公司债申购;参与交易所逆回购以及投资符合中国法律法规的货币市场工具和银行存款,或者经受益人大会表决通过的其他信托财产运用方式。

  而今年7月,国投瑞银与光大银行合作的“同赢8号瑞丰精选”也是类似产品。不过,该计划是委托国投信托通过设立信托计划投资于证券市场。国投瑞银作为投资顾问,提供投资建议并收取一定的投资咨询费。

  “(发行理财计划)主要是因为目前基金发行审批比较困难。”汪昆表示,自从9月5日华夏复兴基金发行以来,长达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除了4只QDII基金外,没有一只投资于A股的新基金发行。

  某基金公司财富管理部人士指出,基金公司与银行发起这种理财产品,主要是想绕过证监会,毕竟在证监会控制新基金发行的敏感时期内,银行理财产品通过银监会的审批要容易得多。

  据悉,华夏、易方达等几家大型基金公司也准备与相关银行合作发起类似理财计划。

  “私募”外衣之下

  前述基金公司财富管理部人士介绍,在这些理财计划里,除了银行和基金公司外,一般还有第三方机构——信托公司的参与,因为目前只有信托公司有代客理财的资格。一般的运作模式是,基金公司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银行与信托公司则提取销售费用和保管费用。

  光大银行广州分行私人业务部的郭昭阳介绍:“此类产品有一定的‘类私募’色彩,产品都采用计提浮动报酬的业绩激励机制,可以激励投资管理各方创造财富热情。”

  “建信开放式新股申购理财计划”规定,当单位净值年化增长率(扣除固定费用后)高于4.5%时,基金公司将对高出4.5%的收益部分按30%的比例收取管理费,当单位净值年化增长率(扣除固定费用后)<4.5%时,则不收取管理费。

  “‘类私募产品’今年才开始出现,虽然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激励投资方,但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高收益并不代表持有人就可以得到高回报。”中行广东省分行个人理财中心客户经理廖伟华分析,假设该理财计划的回报率非常高,投资方提取回报的比例也高,持有人均摊下来的实际回报并不多,可能会低于同期的股票型基金。

  市场不会“失血”?

  各大基金公司另辟蹊径募资扩容已经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11月4日,证监会基金监管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基金行业风险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基金公司保持资产规模扩张与管理能力相匹配,避免公司脱离自身管理能力盲目扩张基金规模。

  该《通知》还针对近一时期基金业内出现的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提出了更加明确的监管要求。这是基金监管部在继今年5月之后再次下发此类通知。

  据记者了解,此《通知》下发后的第三天,即11月6日,汇丰晋信基金原定于11月8日联合交通银行开展的“汇丰晋信升龙基金组合”持续营销活动公告暂停。此后一些基金公司也纷纷暂停了旗下某些基金的申购或定期定投业务,而前述几家基金公司也分别推迟或暂停了上述理财产品的准备工作。

  新基金已经暂停发行,近期基金大比例分红和拆分等持续营销活动也受到一定限制而明显减少,现在《通知》又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明确规定——“对于新基金募集、基金封转开、拆分以及其他限量集中销售活动,基金公司要在发布公告或相关宣传推介材料之日起六个月内保持基金规模控制在向投资人承诺的范围内”,管理层通过控制基金运作风险间接调控市场风险的态度非常明确。因此,上述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基金与银行联手发售的“类私募产品”规模不大,不至于对市场流动性产生明显影响,但《通知》对基金公司有一定的威慑作用,此类产品势必暂缓发行。

  今年以来,每次新基金的暂停发行都伴随着市场调整,当新基金再次开闸也往往是市场再次上扬的起点。面对基金各种筹资渠道的“阻断”,A股市场将何去何从?

  华宝兴业市场总监宋三江表示,管理层的导向有利于基金业的有序发展。虽然基金公司不能随意扩张基金规模,但并不代表市场的资金面会出现断裂。

  “现在投资者已经越来越成熟,在最近的震荡行情里,基金并没有遭遇大量赎回,而一直处于净申购状态,虽然申购的量不大。”宋因此对后市保持乐观。

  证监会严控基金盲目扩张

  截至2007年10月,华夏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近3000亿元,是管理资产规模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基金管理公司的三季报显示,包括博时、华夏、南方、易方达在内的10家基金公司资产规模已经超过1000亿元;而根据二季报披露的信息,上半年资产规模过千亿元的基金公司只有5家。基金规模发展过快已经为股市的长期稳定发展埋下隐患。

  中国证监会基金部11月4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基金行业风险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基金管理公司坚持长期稳健经营理念,认真评估其人员储备、投资研究、系统运营、客户服务、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等管理水平,努力保持资产规模扩张与管理能力相匹配,避免脱离自身管理能力盲目扩张基金规模。

中国经营报记者:梁金莺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