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证监会三板斧强抑基金私募冲动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6日 00:22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于海涛 近期,证券市场波动过程中基金业的一些非正常现象引起了管理层的关注。 “部分基金公司忽视流动性风险,追踪市场热点,表现出很强的冲动和激情,类似私募基金的做法,对资产配置、集中度情况管理不够。”证监会一人士说。 为了抑制“私募”冲动,强化基金市场风险管理,11月4日,中国证监会基金监管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基金行业风险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规模与管理匹配 今年以来,基金快速增长。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我国59家基金管理公司共管理基金341只,基金总规模为20553.38亿份,基金资产净值达33120.02亿元,分别为年初的2.8倍和3.8倍。 但规模扩张带来的管理问题显而易见。“部分基金公司借市场行情好盲目追求规模扩张,不注重自身管理能力提高,也不注重投资者教育和风险提示,为行业发展留下了隐患。”上述人士说。 因此,《通知》明确要求各基金管理公司要始终坚持长期稳健经营理念,认真评估其人员储备、投资研究、系统运营、客户服务、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努力保持资产规模扩张与管理能力相匹配,避免公司脱离自身管理能力盲目扩张基金规模。 其中最重要的原则,即是“规模扩张要有管理人员来支撑,两者相匹配。”但管理层并未设置明确的比例等量化指标。 据悉,管理层将对规模短期急剧扩张的基金公司持续关注,考察其规模扩张后,后台支持、客户服务人员、投资研究、技术系统等有没有相应增加或改进,如果没有相应提高甚至出现人员外流、任职期限缩短等现象,则会受到管理层的监管。 六个月“封闭期” 为了有效控制基金销售规模,《通知》明确要求,基金管理公司要采取比例配售等措施,切实履行有关基金销售规模限定承诺。 同时,规定基金销售实行比例配售的同时,对于新基金募集、基金封转开、拆分以及其他限量集中销售活动,设定六个月的“封闭期”,即基金管理公司要在发布公告或相关宣传推介材料之日起六个月内保持基金规模控制在向投资人承诺的范围内。 与此同时,公允性被首次提及。《通知》要求管理公司和代销机构不得以网上交易等任何方式提前或延迟基金的集中销售日期,不得进行预约认购或预约申购等,保证基金销售活动的公平公正。 禁止投机交易 “有的基金追踪市场热点,突破了合同约定的投资范围,买了本该禁止投资的股票,这种行为将被严格禁止。”上述证监会人士说。 比如,有基金公司购买了其托管银行的股票,而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这种投资行为是被禁止的。 因此,法律法规及基金合同禁止的证券买卖和各类异常交易行为将受到重点监控。本次《通知》要求,基金公司切实公平对待管理的各类资产,严禁内幕交易、关联交易、利益输送等各类不当交易。 此外,基金管理公司要认真关注各基金投资组合中现金、债券、股票等的配置情况、持股集中度和单只股票的投资价值及估值风险,加强流动性风险的评估和压力测试工作,合理配置资产,并结合市场状况和自身管理能力制定流动性风险控制方案,以切实加强基金投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