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先烈还是先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2日 11:56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张哲

  炙手可热的中国A股,让注重回避国内系统性风险的精明的投资者们退避三舍。而出海投资的基金QDII无疑成为时下资产国际配置的首选,基金公司争先恐后推出QDI?鄄I,忙出海犹如过江之鲫。笔者不禁要问,这批QDII,是先烈还是先知?

  区域性的投资,投资环境势必比单一市场更为凶险,刚刚过去的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危机让不少国际资本应声落马。国内的一批QDII,或将成为这场风波的直接受害人。

  日前,记者从某基金公司网站上看到,该公司去年推出的一款QDII产品,运作1年,到公布的截止日9月28日,基金净值为1.016,而在8月底基金净值仅有1.001!相比国内A股市场几个月动辄翻番的收益率,该产品的投资者们机会成本巨大。

  而这个投资风格定位为较为保守的基金,还算抗跌,建设银行8月推出的QDII产品“海盈1号”净值更是一度跌至0.9534元。

  由于政策管制等原因,国内的投资人才多年来仅限于在国内A股这一亩三分地运作,即使是投资H股,也只有少数人参与。国内投资界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对国内沪深股市1400家上市公司研究过度,而对H股、欧美、日韩等海外市场甚少研究。某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坦陈,国外的公司我们就知道那些耳熟能详的公司,例如

可口可乐、因特尔,H股我们只对同时A股上市的公司有所了解,其他都是一头雾水。全世界那么多企业,你都不知道海外企业公司在哪里,谈何调研,谈何投资?

  再说到QDII在香港市场的投资。不知何时起,A、H股之间出现了联动效应并日益明显,A股市场估值不断上涨,H股估值则相对下降。H股高了,A股又接着涨。只要存在价差,就有资金去弥补。很难说,相对的不贵,是不是也是绝对的“贵”?

  但看看如今的QDII发行,怎一个“火”字了得!老百姓看不到风险,基业从业者是否该提示一下风险呢?

  先烈和先知有时一步之遥。奉劝那些盲目的百姓,没有那个承担风险的“金刚钻”,还是少碰QDII这个

瓷器活儿。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